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新書介紹】李濟學術隨筆

 歷史探奇 2019-05-25



中國考古網(wǎng)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wǎng) 4月26日

基本信息:

編著:李光謨 李寧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版次:2

印刷時間:2019年4月

印次:1

ISBN:9787208157309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將《李濟文集》中的文字摘選出若干篇,再加上部分未收入文集的材料,匯成一個隨筆式的簡明的、通俗的、縮編的李濟著作,內容豐富,涵蓋自傳、書評、研究文章等,對于希望了解其成長歷程和學術生涯的讀者,是一本很合宜的讀物。

目錄

編者的話 1

懷念李濟(張光直) 1

第一編 治學自談 1

 自撰簡歷 3

 我的初學時代——留學前所受的教育 5

 附:清華學校高等科一年級(1915—1916年)時的史學作業(yè) 15

 仁友會史略 18

 我在美國的大學生活 24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 41

第二編 考古瑣談 47

 中國考古學之過去與將來 49

 安陽的發(fā)現(xiàn)對譜寫中國可考歷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53

 地下檔案庫(H127) 63

 《古物保存法》頒布后所引起的第一個問題 68

 古生物得到了中國法律的庇護 71

 史前考古學所研究的“人”和“自然環(huán)境” 75

 “滄海桑田”的考古學例證之一 80

第三編 學術散談 85

 關于在中國如何推進科學思想的幾個問題 87

 中國的若干人類學問題 95

 湖北人種測量之結果 100

 從人類學看文化 105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一) 123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二) 128

 民族學發(fā)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制 134

 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 137

 敦煌學的今昔 153

 關于歷史學的“四個境界” 158

第四編 文化漫談 163

 殭化 165

 上了秦始皇的一個大當 167

 遠東獨立發(fā)展的“三件東西” 170

 大龜四版的故事 172

 文化沙漠 177

 “自由”的初意 182

 牙的故事二則:中西學術界治學態(tài)度的一幅對照  185

第五編 學事趣談 189

 赴日小記 191

 值得青年們效法的傅孟真先生 196

 對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學研究幾段回憶 199

 回憶中的蔣廷先生——由天津八里臺到美京雙橡園 206

 關于王國維的兩點評論 212

 二十五年來之“中央研究院” 215

第六編 信札筆談 225

 李濟等十人致英庚款會調查團的信 227

 致丁文江的一封信 231

 與傅斯年的一次信札往復 233

 致張光直的信  236

 徐志摩致李濟的一封信 238

 古·阿道爾夫親王致李濟的信 240

 致李光謨的一封信(戴家祥) 242

第七編 序跋文談 249

 《安陽發(fā)掘報告》發(fā)刊語 251

 《麼些象形文字字典》序 253

 《殷虛文字甲編》跋彥堂自序 256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發(fā)刊詞 260

 《殷墟建筑遺存》序 263

 《侯家莊一○○一號大墓》序 268

 《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序 271

 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學術講演會主席報告和謝辭 273

 蔡元培為《安陽發(fā)掘報告》第一期作的序 278

 《感舊錄》序(屈萬里) 281

第八編 光謨憶談  283

 羅素與青年李濟 285

 南開的“礦科教授” 289

 “入夥”史語所  292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一)——英倫講學 294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二)——和王儲考古學家的交往 297

 考古組“十兄弟” 301

 從梁任公的家書看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fā)軔 304

 半個繭殼 309

 走向中國阿卡迪米 314

 一份“見面禮” 316

 談談丁文江、李四光和李濟 319

 對聯(lián)文化 324

 李濟跟費慰梅談生平 327

 洋神父的“代言” 331

第九編 師友閑談 335

 西陰村下尋師蹤——一個考古遺跡的探訪(李亦園) 337

 失悔不是軍人(《南京印象》節(jié)選)(郭沫若) 341

 張光直課堂筆記所見李濟晚年在臺大教書的片段(陳星燦) 345

 對于李濟先生的簡單敘述(勞榦) 349

 大匠誨人有典型——記濟老二三事(李霖燦) 353

 職業(yè)學人雖有“經(jīng)世”抱負亦無特權(王道還) 358

 鐘祥尋訪考古學家李濟 361

附:李濟先生學術年表 366

責編:荼荼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