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月,云南省共發(fā)生野生菌中毒事件13起,導致80人中毒,雖無人員死亡,但再次敲響安全食用野生菌的警鐘。 近日,云南省消協(xié)發(fā)布消費提示,隨著山菌飄香的季節(jié)到來,市民一定要慎重采選和謹慎食用。 為預防和減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發(fā)生,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省消協(xié)提醒廣大市民: 01 不要采選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選擇野生菌食用要慎之又慎,對不熟悉或從未吃過的野生菌,特別是顏色鮮艷、形態(tài)特殊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采回野生菌后最好請有經驗的人幫助鑒別,或者借助適合于當?shù)厥褂玫牟噬吧鷪D冊,逐一辨認當?shù)厥秤镁蚨灸⒐揭彩且粋€很好的方法。對于不認識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辦法就是:別吃。 野生菌要徹底炒熟后再食用 炒菌子時需多放一點油,用夠時間,將菌子徹底炒熟后再食用,炒熟的菌子一頓吃完。買來的野生菌每次只吃一個品種,不要將幾種菌子同時混在一起炒。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03 遵守群體用餐單位嚴禁加工制售食用野生菌類的規(guī)定 對于制售食用野生菌類,省食安辦作出了相關規(guī)定,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qū)供餐單位等群體性聚餐,嚴禁加工野生菌類。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應當嚴格遵守規(guī)定,杜絕群體性中毒事件發(fā)生。 04 食用野生菌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立即前往就診 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適,有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看東西不清楚或出現(xiàn)幻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yī)院治療。 吃菌幾大誤區(qū) 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了2019年預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預警,其中提到了食用野生菌的幾大誤區(qū),一起來了解一下。 誤區(qū)一 用大蒜烹飪野生菌,變黑就是有毒的,顏色不變就沒毒。 沒錯,大蒜里的活性物質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是在毒野生菌面前,那點活性物質瞬間就被滅霸。所以炒野生菌時多放的那幾把大蒜,頂多只能蒜你狠,沒有任何作用。同時,也要放過銀器,毒野生菌不會讓銀器變黑。 誤區(qū)二 鮮艷的野生菌有毒,顏色普通的就沒毒。來,灰花紋鵝膏了解一下,這朵毒菌不但顏色普通,還帶有清香。一旦服用,就此別過色彩鮮艷的人間。 誤區(qū)三 買野生菌有蟲就是沒有毒。有人買菜覺得有蟲眼就是生態(tài),要知道,'你的砒霜,我的蜜糖'在昆蟲屆也是存在的。要記住我們是人,不是蟲子,毒野生菌就是我們的砒霜。 誤區(qū)四 有的人會根據(jù)野生菌的生長環(huán)境來判定是否有毒,覺得長在干凈地方的野生菌就沒毒。環(huán)境的清潔還是骯臟,和野生菌毒性可沒有一丁點的關系。采菌子的人都知道菌窩,大家還要知道的是,同一個菌窩長出來的菌子可不都是安全的,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也會讓野生菌基因突變,生出毒素,不能大意。 誤區(qū)五 毒野生菌毒性穩(wěn)定,大蒜、生姜、烹飪時間的長短,都沒有辦法破壞毒性。 這些致命毒菌你認得么 ![]() 目前,全世界可開發(fā)的食用菌約有5000多種,在已知的2000多種菌中,中國有978種,而云南就占了大頭,有882種,占了全國食用菌資源的90%,這也正是云南被譽為野生食用菌王國的原因。對于云南人來說,菌是每年都要吃的,可哪些野生菌能吃?哪些野生菌含有劇毒? 01 鵝膏菌 ![]() 毒菌引發(fā)的中毒事件95%以上都是誤食鵝膏菌屬類野生菌引起的。這類鵝膏菌屬在我國約有130多種,其中云南也占了大頭,有80多種。 白毒傘 ![]() 毒素最強的是致命鵝膏菌俗稱致命白毒傘,50克就能致一個成年人死亡,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地區(qū),楚雄分布最多,因為白毒傘外形和雞樅菌相似,導致每年都有誤采誤食事件發(fā)生,但仔細區(qū)分,白毒傘和雞樅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 ![]()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處副處華蓉表示:“首先雞樅菌是沒有菌環(huán),也沒有菌托的。致命鵝膏菌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菌環(huán),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花苞狀的菌托,另外它是通體全白色,雞樅菌是灰白色。” 其實不只是致命白毒傘能致命,鵝膏菌屬野生菌多數(shù)都是有毒的,大家如果自己上山采摘,一定要看清望準。 ![]() 華蓉說:“鵝膏菌是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是菌蓋上帶有斑點或者花紋,菌柄上有一個圓環(huán)狀的叫菌環(huán)。當然我們現(xiàn)在手上的這朵是沒有的,那么花苞狀的這個叫菌托,同時具備這幾個特征的,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為鵝膏菌屬?!?/span> ![]() 除了鵝膏菌屬,牛肝菌中的見手青也帶有微毒,即便烹飪得當,因個體差異,部分人食用還是會出現(xiàn)上吐下瀉的中毒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