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愛陪著孩子寫作業(yè),每次陪娃寫作業(yè),都可能會成為一場親子戰(zhàn)爭。其實,在陪娃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家長的態(tài)度要端正,做到“五不”原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是不主動提供幫助。既然是陪,那么家長要謹記,在孩子沒有開口提出要幫忙的時候,不主動提供幫助,哪怕看著孩子錯了,也別吭聲,等他做完作業(yè)再說。對于孩子邊寫邊玩的問題,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說明:自己的時間有限,如果想讓家長陪,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過了這個時間,就要自己獨立完成了。只要家長說話算數(shù),一般孩子經(jīng)過一兩次的教訓,知道家長真的會“過時不陪”,就不會再把家長的話不當回事了。 二是不正面說出答案。如果孩子有作業(yè)不會做,需要家長幫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翻閱課本,自己再想一想:如果是老師,他會怎么做。順便家長也可以理清老師的解題思路,這樣一來,家長的幫忙才更有針對性。 三是不需要氣急敗壞。每個孩子都有腦子忽然不轉(zhuǎn)、讓家長抓狂的時候,這時候家長不要著急,不妨就事論事。孩子實在做不出來時,家長可以讓小朋友休息一下,放松幾分鐘,再繼續(xù)寫作業(yè)。每個人都有反應慢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跟孩子較真,那是跟自己過不去。 四是不必要檢查作業(yè)。孩子的作業(yè)不僅是檢查他們上學的認真程度,也是檢查老師教育水平的最直接“顯示器”,家長沒有必要自封老師。如果是孩子自己粗心寫錯,那正好給孩子一個教訓,老師的批評遠比家長的咆哮管用得多。 五是不可以成為看守。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如果感覺老是被一雙眼睛盯著,會很不舒服。所以作為陪寫作業(yè)的家長,實在沒必要眼睛一點都不眨地看著孩子做作業(yè)。孩子一走神就會聽到家長的獅子吼,這讓誰也受不了。 家長和孩子要做到彼此不干擾,各做各的事,遇到不會的題目,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先把不會的問題放一下,完成能做的,最后大家一起集中解決難題。親子之間在做作業(yè)的問題上,要建立信任、寬容的關系,那么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