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死亡對其親人來說都是令人心碎的、十分恐怖的事情。如果一個孩子因為自殺失去了生命,又會給父母和其他親人帶來更加劇烈的困惑、內(nèi)疚和痛苦。 北醫(yī)兒童發(fā)展中心曾經(jīng)發(fā)布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另一項在上海展開的調(diào)查顯示,上海地區(qū)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過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并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 這樣的數(shù)字讓人觸目驚心,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美國的心理學家Brian Mishara曾對小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雖然一年級的孩子中只有一個人認識“自殺”(suicide)這一個詞語,但大部分人都知道“殺了自己”(killing oneself)的意思。到了三年級,只有一個孩子不認識自殺這個詞了,并且所有的孩子多能夠說出一種或多種自殺的方式。 這一調(diào)查表明,兒童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了自殺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從媒體、成人那里接觸到更多與自殺相關的知識,他們對自殺的了解也得以增加。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對自殺的理解都是正確的,國內(nèi)也發(fā)生過小學生相約自殺為證明友情的事件。
Arielle Sheftall對2003-2012年間自殺身亡的孩子(5-14歲)的官方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她發(fā)現(xiàn),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自殺前曾經(jīng)告訴過其他人他們有自殺的意圖??赡芩麄儾辉敢庀嘈牌渌?,可能他們不想其他人知道,也可能,他們的自殺只是一時沖動。 臨床心理學家Abby Ridge Anderson和她的同事對那些有自殺意圖的孩子的想法進行調(diào)查,他們注意到,一些有自殺想法的孩子其實迫切地想要事情變得更好,但他們無法相處更高效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問題或緩解他們的消極情緒,因此自殺成為了一個富有誘惑力的選擇。 對自殺懵懂的理解、對挫折事件的無力……這些意味著,至少一些自殺的兒童實際上經(jīng)歷的是極度的焦慮,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最終沖動地選擇傷害自己,而并非真的有想要死亡的預期。
當孩子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意味著他們可能處于痛苦中,迫切地需要幫助。所以如果孩子提到想要死或者傷害自己,家長需要很認真地對待,并給予積極的回應。 大多數(shù)兒童在8、9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明白了自殺的含義,因此很有必要和他們主動提起這個話題,去了解他們所聽說的、閱讀過的、或在媒體上看到過的與自殺相關的東西。 對大多數(shù)成年人來說,很難開口和孩子討論自殺的想法,但這可能就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因為這可以給家長一個糾正他們錯誤想法的機會,并向他們灌輸正確的觀念:自殺的確能夠永久地解決所有問題,但這從來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生命的重要性,他們對父母有多寶貴,他們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向父母求助,父母永遠會幫助他們。 家長也需要和孩子的朋友們有一定的接觸,通過同齡人去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狀況。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最近的性格或行為有所改變,例如不再和朋友玩耍、對以前很有興趣的東西變得不感興趣、持續(xù)地心情低落,一定要及時詢問你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用的感受,確保他們不會想要傷害自己。 和孩子討論關于自殺的想法對預防自殺十分重要。這并不意味著把這個想法放進了孩子的腦袋里,而是告訴他們,他們可以尋求幫助。例如,你可以問“你有沒有曾經(jīng)想要睡下去就再也不醒過來了?”或者“有的時候人會覺得很低落,他們會想要殺掉自己,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如果你的孩子給了肯定的回答,或者你的直覺告訴你不太對,請立刻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幫助。不要等一切都來不及了,才追悔莫及。 參考: https://www./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609/suicide-in-children-what-every-parent-must-know 圖片:百度 本文系原創(chuà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