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的治療當中,我們都知道有手術放療、化療等幾大主要的治療方式。 平常我們都會說放、化療,久而久之很多人下意識地就將化療和放療混為一談,但是化療和放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實相差甚遠。 化療 :使用藥物,以靜脈或者口服的方法在患者的體內進行全身性、系統(tǒng)性的治療,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這是一個全身治療。 放療 :和手術一樣,屬于局部治療的一種方式。 放射線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α、β、γ射線,以及各類X線治療機和加速器產生的X線、電子線、質子束和其他的粒子束等等。 誤解二:晚期、轉移才需放療 其實所謂的癌,它的特點是沒有包膜、浸潤性生長。 手術可以切除肉眼可見的一些腫瘤,可是一些沒有包膜、浸潤性生長的種子,一些殘留的亞臨床的病灶,手術醫(yī)生是看不見的,甚至會「播散」到離原發(fā)病灶較遠的地方。 在這些情況下,病灶就成為了一類種子,如果不去進一步的「預防」,就會造成病人治療的失敗,最主要是局部復發(fā)。 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進行術后放療,特別是保乳術或者根治術以后的這些放療,最主要還是針對殘留的亞臨床病灶。 保乳術后一定要放療嗎? 保乳術以后基本上所有的病人都需要放療,只有一小部分病人是可能可以豁免放療的。 豁免放療:一部分低級別導管原位癌患者,復發(fā)風險在比較低的情況下,可能可以豁免放療。 哪些人需要做放療? 根治術以后的放療病人,相對來說較為高危(比如淋巴結轉移≥4枚),放療以后它可以降低局部復發(fā)率近2/3,對于這些病人是一個局控有明顯的獲益。 腦轉移、骨轉移的病人也需要做放療。腦轉移產生癥狀了,需要局部預防。骨轉移產生疼痛,需要放療介入。 乳腺癌是一個愈后比較良好的病,它在很多的病人當中可以做到長期生存,甚至治愈。 在這些長期生存治愈的患者當中,如果我們很好地控制局部療效的話,它可以轉化為長期的生存獲益。 所以,放療從早期、復發(fā)、到晚期,每個階段都是可以介入的。 誤解三:放療有普放和精放 經常會有患者朋友問我:“我這個用的究竟是普放呢,還是精放?” 其實,在我們的專業(yè)術語當中,我們既不說普放,也不說精放。 「普放、精放」是什么? 我猜可能說的是指二維時代的模擬機,以骨性標記為主的,在患者的皮膚表面治療。 這種技術現(xiàn)在正在被三維的技術所取代。三維時代的技術革新都被統(tǒng)稱為精確放療。 這個精放包括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現(xiàn)在有更先進的我們叫做Arc技術,就是容積弧形調強放療,還有最近也是比較火的,叫做速鋒刀技術,還有是質子重離子放療。 目前在我們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放療中心,我們有90%以上的技術都用的是三維技術下的精確放療。 我們可能也會用一些兩維的技術,既節(jié)省病人的時間,也節(jié)省機器的時間。 誤解四:放療輻射會致癌 有人會有疑問,“放療是輻射,這個輻射會不會有致癌“、“我們放療的病人會不會是一個輻射源?” 放療它也是一種輻射,當然它也有可能引起第二原發(fā)腫瘤,可是這發(fā)生的概率是相當?shù)偷摹?/p> 據(jù)我所看到的文獻上,并沒有說放療和不放療的人群有產生第二原發(fā)腫瘤的統(tǒng)計學差異。 可是因為這是一個輻射,通常病人填知情同意書的時候,我們會跟患者交代,可能會有第二原發(fā)腫瘤的這個出現(xiàn)。 但是重復一下,這個概率是相當?shù)偷摹?/strong> 我家里還有小孩子,我回去以后輻射會不會帶給小孩子? 這邊要跟大家強調一下,放療病人不是輻射源。 一般來說,當病人踏出放療間,他身上就已經不帶輻射了。 所以,他更不可能影響身邊的孕婦、小寶寶或者家里老人的一個健康,這是一些誤區(qū)。 誤解五:放療會掉頭發(fā) 很多的朋友都會問我,放療會不會掉頭發(fā)呢?我想,他們應該是把放療跟化療混為一談了。 放療是局部治療,放療在治療乳腺的時候是不會掉頭發(fā)的,因為放射線只作用在乳腺。 ![]() ![]() 哪些病人放療會掉頭發(fā)呢? 腦轉移的病人。 因為我們治療腦轉移患者的靶區(qū)就是腦部。這時她的毛囊也會受到相應的損傷,會在短期內出現(xiàn)掉頭發(fā)這個現(xiàn)象。 但是這個現(xiàn)象不是不可逆的。一般來說,病人在2到3個月,最長半年,她的頭發(fā)就可以再生。 姐妹們 抗癌之路漫漫,愿用溫暖為你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守護生命的每一刻,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讓更多在迷茫路上的姐妹們找到家的方向。我們抱團取暖,互幫互助,有你們,才更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