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客家祭文,是用起承轉合的筆法,分生死吊慰的層次來寫。生是起筆,述死者生平美德。死是承筆,嘆死者如此德行,宜享長壽,胡天不吊,遽爾歸西。吊是轉筆,悵哲人其萎,聞者心傷,屬在戚族,能不凄愴,慰是合筆,謂生榮死哀,存順沒寧,蘭桂競秀,榮及九原,此其大略,族戚可用。 孝家只有生死哀奠,不能稱慰,作祭文只能即事而寫,無庸富麗。只可述其善跡,據(jù)實錄出。如顛沛造次之遇,剛宜省略,如遇事實錄,則不得體。例如姻戚男用奠章。 鳴呼,偶然一別,尚覺惆悵,倏爾長辭,能無悵望,言念先生,品德端力,詩禮啟后,篤厚傳芳,胡為一疾,忽夢黃梁。誼屬至戚,淚酒千行,屆茲__,__薄奠酒漿。惟冀英靈,來格來嘗,尚享。 女用奠章 痛惟孺人,懿德難忘,終溫且惠,貞靜而良。淑人之性,彤管堪揚。待人以慈,相夫有光,持家以儉,教子有方,豈期大數(shù)。遽赴仙鄉(xiāng)。屆茲___,___,薄奠一觴,魂其有知,愿言來嘗,尚享。 祭文的格式是用白紙寫,孝家祭文,面上寫哀章,戚族祭文,面上是寫誄章。 維 公元___年__月__日陽居泣血男__,__孫__等謹以剛鬣柔毛,五性熟餌,清酌庶饈,香紙燭錠潤祭于 故__,__大人一位靈座前而言曰(用紅簽) 舉例開頭是均冠以套語。 岳父大人,不幸云亡,泰山其頹,黯然神傷,風云變色,日月無光。念岳生平,無怠無荒,乾坤自創(chuàng),族戚頌揚,視婿如子,恩愛周詳,應添鶴算,應祝陵罔,胡天夢夢。促歸帝鄉(xiāng),葭葭失倚,涕滿衣裳,返魂無術,莫奈彼蒼。屆茲__,__,薄奠于堂,只雞斗酒,擺立兩旁,英魂冉冉,含笑來嘗,尚享。注,本文適用于婿和孫婿祭岳父,__,__空處可填,七期,入靈,等詞,也可靈活填寫。 |
|
來自: 理想192qoteiwo > 《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