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松和他的?。?/p> 錢松的篆刻有很高的水準(zhǔn),據(jù)說同列“西泠八家”的趙之琛一見錢松的作品,就驚嘆道“此丁(敬)、黃(易)后一人,前明文(彭)、何(震)諸家不及也。”(《廣印人傳》)浙派同宗的印家有這么高的評價是相當(dāng)厲害了,或許這還有夸大的成分,但是稍晚一些的著名印論家魏錫曾也給了很高的評價,他在《錢叔蓋印譜》后面寫了長長的跋語,最經(jīng)典的一段是:“余于近日印刻中,最服膺者,莫如錢叔蓋先生。先生善山水,工書法,尤嗜金石,致力于篆隸,其刻印以秦、漢為宗,出入國朝丁(敬)、蔣(仁)、黃(易)、陳(豫鍾、鴻壽)、奚(岡)、鄧(石如)諸家。同時趙翁次閑,方負(fù)盛名,先生以異軍特起,直出其上……”顯然,當(dāng)時已聲名天下的趙之琛對錢松的佩服是真實(shí)的,錢松的成就的確了得。 錢松(1818~1860年),清代時期篆刻家、書畫家。初名松如,字叔蓋,號耐青、鐵廬、耐清、老蓋、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鐵床覺者、見聞隨喜侍者,晚號西郭外史。浙江錢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書善畫,嗜金石文字,猶精篆刻。 (錢松的畫) (錢松的字) 錢松一生以布衣終,光緒三年邑人高邕輯其遺印成《未虛室印賞》四卷,另有《鐵廬印譜》、《錢叔蓋印譜》、《錢胡印譜》(與胡震合輯)等行世。 (富春胡震伯恐甫印信) (米山人及邊款) (蠡舟借觀及邊款) (聽秋翰墨) (見聞隨喜) (次山) (保之) (又號蓮?fù)。?/p> (山水方滋) (以古為徒) (丁丑鼻山) (老夫平生好奇古) (徐氏珍藏) (稚禾所藏) (周閑翰墨) (大小二篆生八分) (壬申生) (集虛齋) (集虛齋) (稚禾手?。?/p> (范叔隸古) (稚禾八分) (范五) (范禾印信) (壬辰叔子) (胡鼻山人宋紹聖後十二丁丑生) (藏壽室?。?/p> (鼻山藏) (楊季仇信印大貴長壽) (范湖居士周閑之?。?/p> (恨不十年讀書) (餘事作詩人) (閔釗) (大司寇章) (應(yīng)氏家藏) (生于癸巳) (蓉圃詞翰) (心心契合) (蕓軒) (讀未見書室?。?/p> (致軒) (稚禾金石) (任熊?。?/p> (楊石頭藏真) 錢松究竟算不算浙派的印家,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把他歸為浙派的西泠印人(比如劉江編的《中國篆刻聚珍.錢松卷》)說:“從錢松的大部分作品風(fēng)格來看,錢松篆刻與浙派前賢還是一脈相承的,說他的印風(fēng)與浙派無涉不切實(shí)情,浙派的每一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傾向,程度不同而已,錢松對于漢印有自己的理解,對于浙派印風(fēng)有自己的表現(xiàn)特點(diǎn),與其他浙派諸子相比個性特征更加明顯了一些。因此把錢松眾浙派中拉出來,并不是科學(xué)的開放的流派觀。”但認(rèn)為把錢松拉出來獨(dú)成一家的名家也有,比如韓天衡先生在《豆廬印話》 中就說:“錢松雖八子之末,而取徑敬身,又有摹漢印二千鈕之功力,天資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椅”。而以吾之見,錢松足以超過六家,而與丁敬比肩?!贝蠹腋饔幸暯牵饔辛?,所說也都有道理。 錢松給我們的啟示至少有一點(diǎn),就是真正從漢印入手,像他一樣,大量地臨摹漢印,好作品自然而然就來了。不是有那樣一句話嘛:“沒有方向時,只管努力,有方向時,只管堅(jiān)持”,而大量的臨摹漢印,已經(jīng)有了方向,所缺的就是堅(jiān)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