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蘞莓大家小時候可能見過,只是不知道名字罷了。烏蘞莓是一種葡萄科草本植物,苦,酸,寒,可入藥。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烏蘞莓 烏蘞莓,中藥名。為葡萄科草本植物,分布我國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主治熱毒癰腫,疔瘡,丹毒,咽喉腫痛,蛇蟲咬傷,水火燙傷,風(fēng)濕痹痛,黃疸,瀉痢,白濁,尿血。 二、烏蘞莓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15~35g,水煎服。鮮者加倍用。 清熱利濕:烏蘞莓能有效緩解風(fēng)濕痛、痢疾、小便不暢等癥狀。消腫解毒:能用于咽喉腫痛、皮膚發(fā)炎、乳癰等癥狀。抑菌抗病毒: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等。提高免疫:能提高身體免疫力,還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三、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利濕 烏蘞莓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它能有效緩解風(fēng)濕痛、痢疾、小便不暢等癥狀,可以將它用水煎制服用。 2、消腫解毒 烏蘞莓能起到消腫解毒的作用,能用于咽喉腫痛、皮膚發(fā)炎、乳癰等癥狀,直接用水煎服即可,不僅如此,對跌打損傷和毒蛇咬傷也有很好的效果。 3、抑菌抗病毒 烏蘞莓具有抑菌抗病毒的功效,它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等。 4、提高免疫 烏蘞莓能提高身體免疫力,還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四、烏蘞莓的營養(yǎng)價值 烏蘞莓全草含阿拉伯聚糖、粘液質(zhì)、硝酸鉀、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根含生物堿、鞣質(zhì)、淀粉、樹膠。果皮中含烏蘞甙。 1、抗菌:烏蘞莓注射液1%、10%濃度,用平皿法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卡地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劑31mg/ml,試管內(nèi)能抑制鉤端螺旋體的生長。 2、抗炎:烏蘞莓水煎醇沉液28g/kg及醇提液25g/kg灌胃,連續(xù)7天,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癥有抑制作用,兩種制劑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對大鼠塑料環(huán)肉芽腫有抑制作用。 3、對免疫功能影響:烏蘞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均使大鼠胸腺減重;0.5g/只灌胃,連續(xù)7天,均使小鼠腹腔巨噬細(xì)胞吞噬功能增強(qiáng)。 4、促血栓形成: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明顯促進(jìn)大鼠體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 五、烏蘞莓禁忌 脾胃虛寒者不宜,四肢末梢血循環(huán)不良者慎用。 孕婦、兒童慎用。 以上就是烏蘞莓的食用方法及功效作用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