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也是名門之后,他跟謝靈運一樣,同樣是謝安、謝玄的后人。謝靈運是謝玄之孫,而謝朓比謝靈運晚一輩,他的生平記載于《南齊書》和《南史》。此兩書中的謝朓本傳內(nèi)容基本相似,只有個別字句上的差異,故我以《南齊書》為例。就其詩學(xué)地位而言,相關(guān)研究者仍然拿他跟謝靈運相比,比如宇文所安在《劍橋中國文學(xué)史》中稱:“在謝朓的一些山水詩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謝靈運的影響,不過總體來說,謝朓的詩歌沒有劉宋詩人們的那種繁密而崎嶇的風(fēng)格。與謝靈運相對簡單直接的對偶相比,謝朓的對偶句更為復(fù)雜,他的詩歌在工整精美的表達中做到了輕便、優(yōu)雅和流暢?!濉峭ǔS脕硇稳葜x朓詩歌風(fēng)格的字眼?!?/p> 清乾隆間孔氏微波榭鈔本《文選顏鮑謝詩評》,里面收有謝朓的作品 日本漢學(xué)家前野彬在《中國文學(xué)史》中對謝朓著墨很少,我將其全部抄錄如下:“謝朓,字玄暉,是謝靈運的同族。他的詩被評為富于奇章秀句,有典雅之美。同僚沈約曾贊嘆‘二百年來,無此詩也’。像‘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等句,自然的描寫比謝靈運更為洗煉?!睆倪@兩段評價即可看出專家們都拿二謝相比,既指出他們的共同點,也講出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正因如此,謝靈運和謝朓被后世分別稱為“大謝”和“小謝”。我在謝靈運一文中還提到了謝惠連,因此他們?nèi)擞袝r也被后世并稱為“三謝”,但由于謝靈運先跟謝惠連并稱為大、小謝,因此謝惠連也曾被視之為小謝,而后又出了謝朓,小謝之名又成了他的代稱。不知道古人為什么沒有發(fā)明“中謝”這個詞,否則的話,“三謝”可以分別稱為大、中、小謝。但無論怎樣排列,后世都把謝朓稱為小謝,比如李白的那句著名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這個“小謝”指的就是謝朓。 謝朓的出身可謂高貴,除了他是著名的“王、謝”之后,他的母親是宋文帝的第五個女兒,如此說來,他也算皇親國戚,而他的老婆則是王敬則的女兒。王敬則是當朝權(quán)傾一時的大將,這樣的身世與結(jié)合,顯然都是政治聯(lián)姻。謝朓自小就顯現(xiàn)出了文學(xué)才能,但是他生逢亂世,再加上生性懦弱,使得他年僅36歲就離開了人間,否則的話,不知道他還能創(chuàng)作出多少著名的文學(xué)作品。 謝朓撰《謝宣城詩集》五卷,明天啟二年鈔本,目錄 后世對謝朓評價不高的一面,就是他揭發(fā)檢舉了老丈人。王敬則雖然出身底層,然而卻生有異相,《南齊書》本傳上稱:“王敬則,晉陵南沙人也。母為女巫,生敬則而胞衣紫色,謂人曰:‘此兒有鼓角相?!磩t年長,兩腋下生乳各長數(shù)寸?!彼哪赣H竟然是女巫,而王敬則出生之時,他的胞衣卻是紫色的,長大之后,他的腋下竟然長出了幾寸長的乳房。此人從小在武功方面就有特長,而后果真成為了朝中的大將。 可能是因為王敬則的本領(lǐng)太大,他還不懂得功高蓋主會引起怎樣的嚴重后果,后來皇帝漸漸地對他產(chǎn)生了戒備:“帝既多殺害,敬則自以高、武舊臣,心懷憂恐。帝雖外厚其禮,而內(nèi)相疑備,數(shù)訪問敬則飲食體干堪宜,聞其衰老,且以居內(nèi)陸,故得少安。三年中,遣蕭坦之將齋仗五百人,行武進陵。敬則諸子在都,憂怖無計。上知之,遣敬則世子仲雄入東安慰之。仲雄善彈琴,當時新絕。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庫,上敕五日一給仲雄。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儂曲歌》曰:‘常歡負情儂,郎今果行許!’帝愈猜愧?!?/p> 謝朓撰《謝宣城詩集》五卷,明天啟二年鈔本,抄寫落款兒 王敬則也漸漸感到了皇帝對他的懷疑,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擔(dān)憂,但他也無計可施,而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則促使他準備造反:“永泰元年,帝疾,屢經(jīng)危殆。以張瓌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則。內(nèi)外傳言:‘當有異處分?!磩t聞之,竊曰:‘東今有誰?祗是欲平我耳!’諸子怖懼,第五子幼隆,遣正員將軍徐岳,密以情告徐州行事謝朓,為計若同者,當往報敬則。朓執(zhí)岳馳啟之?!被实凵r竟然派人暗里布兵,防備王敬則生事。此事被王敬則知道后,他認為皇帝就是沖自己而來者,覺得應(yīng)該先下手為強,于是就讓自己的第五個兒子秘密地去找他的女婿謝朓,準備聯(lián)合動手。但是謝朓權(quán)衡利弊,覺得不應(yīng)當這么做,于是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皇帝,最終使得王敬則的造反沒能成功?;实圻€將王家人全部殺掉,也正因為謝朓舉報有功,后來他竟然升了職。 對于這件事,細品起來,謝朓做得到底對不對,這要看站在哪個角度來說。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大義滅親,但是他的這個舉措在朝中也受到了他人的諷刺,而最要命者,王敬則的女兒也就是謝朓的老婆一直想把他殺掉,來替父報仇:“朓初告王敬則,敬則女為朓妻,常懷刀欲報朓,朓不敢相見。及為吏部郎,沈昭略謂朓曰:‘卿人地之美,無忝此職。但恨今日刑于寡妻。’朓臨敗嘆曰:‘我不殺王公,王公由我而死?!敝x妻身上藏著一把刀,到處找他,嚇得謝朓到處躲藏,而當朝的同僚也拿這件事取笑他,可見他活得也真不容易。而后謝朓在被殺之時也仰天長嘆,他說老丈人雖然不是自己殺的,但的確是因他而死者,看來他到死的時候還是大為懊悔。 謝朓撰《謝宣城詩集》五卷,明天啟二年鈔本,卷首 謝朓之死也是緣于一場陰謀叛亂。《南齊書》中稱:“東昏失德,江祏欲立江夏王寶玄,末更回惑,與弟祀密謂朓曰:‘江夏年少輕脫,不堪負荷神器,不可復(fù)行廢立。始安年長入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貴,政是求安國家耳。’遙光又遣親人劉沨密致意于朓,欲以為肺腑。朓自以受恩高宗,非沨所言,不肯答。少日,遙光以朓兼知衛(wèi)尉事,朓懼見引,即以祏等謀告左興盛,興盛不敢發(fā)言。祏聞,以告遙光,遙光大怒,乃稱敕召朓,仍回車付廷尉,與徐孝嗣、祏、暄等連名啟誅朓……” 謝朓因為舉報有功,官階升為尚書吏部郎,此后不久,明帝蕭鸞病逝,其子蕭寶卷繼位。這位蕭寶卷的確是荒淫無道,他經(jīng)常出宮游覽,先讓手下鳴鑼,無論任何方向的老百姓,聽到鑼聲必須躲避,否則格殺勿論。當時有位孕婦跑不動,蕭寶卷即令手下將此孕婦剖腹,要看看里面是男孩還是女孩,并且他還隨意誅殺大臣。他的這個做法讓朝臣江祏、江祀想將其廢掉,擁蕭遙光為帝,于是他們秘密聯(lián)絡(luò)謝朓;而蕭遙光本人也有廢帝自立之心,私下里也拉攏謝朓,但謝朓認為齊明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他表示反對這個陰謀,并且把這件事私下里告訴了蕭寶卷的寵臣左興盛,但左不敢將此事報告給蕭寶卷。然而謝朓把這個秘密告訴左興盛的事情卻被江祏知道了,而江祏把這個消息立即報告給了蕭遙光。蕭遙光擔(dān)心這件事情敗露,決定先下手為強,于是反咬一口,告謝朓造反,最終將謝殺于獄中。 謝朓撰《謝宣城詩集》五卷,明天啟二年鈔本,卷三首頁 讀到這段歷史,只能讓人感到唏噓,因為謝朓極具才氣,卻沒想到總是被動地參與進各種陰謀之中,最終喪命。其實他為人很好,史書上說他特別喜歡提攜后輩,總是夸獎他人將來大有作為,但這并不足以讓他得到好報。歷史上的對和錯都要看站在哪個角度來評價,我在這里講這個故事,不是想做什么翻案文章,只是惋惜他的才氣竟然被那些骯臟的事情給廢掉了。 謝朓撰《謝宣城詩集》五卷,明天啟二年鈔本,卷五末頁 從歷史上看,大詩人李白應(yīng)當算是謝朓的第一大粉絲,李白在不少的詩句中都贊嘆謝朓的才情,比如他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中就贊嘆道:“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希。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以李白的高傲,他能在詩上服別人,即此可見謝朓的詩才也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跟李白并稱的大詩人杜甫,也在不少的詩句中贊嘆過謝朓,比如:“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謝朓每篇堪諷誦,馮唐已老聽吹噓”。也正因如此,后世將謝朓視為唐詩的先聲。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早早地看出了這個問題:“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當觀其集方知之?!碧聘苍凇蹲游髡Z錄》中稱:“詩至玄暉,語益工,然蕭散自得之趣亦復(fù)稍減,漸有唐風(fēng)矣,于此可以觀世變也?!?/p> |
|
來自: 老劉tdrhg > 《三十三、書法/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