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新詩的音步為了新詩格律的規(guī)范化,我們規(guī)定新詩的音步只有三種:兩字步、三字步和一字步。兩字步、三字步是主體,一字步只能處在句首或者句尾。 一、兩字步、三字步和一字步 隨著語言的發(fā)展,漢語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詞逐漸增多,大量虛詞涌入,詩歌必須突破兩字一步的束縛。 元曲用襯字解決了兩字步的局限。襯字是曲律規(guī)定之外增加的字,在歌唱時不占重要的拍子,可以輕輕帶過。村字只能處于句首和句中,不能處于句末和逗末。句首襯可虛可實,句中襯原則上只能用虛詞。襯字的字?jǐn)?shù)也不拘,少則一字,多至數(shù)字。 新詩不存在詩譜,句首襯是沒有意義的,倒是句中襯意味著新詩兩字步可以擴(kuò)充到三字步,三字步就相當(dāng)于帶一個村字的兩字步。 現(xiàn)代朗誦和古代吟詠的音步劃分是有區(qū)別的。 1、現(xiàn)代朗誦中,句首和句末的一字步一般會和相鄰的兩字步合成三字步。例如: 吟詠中的音步: 故壘|蕭蕭|蘆荻|秋 清冷的|星子‖天風(fēng)|要吹|起 念|柳外|青驄|別后 我|堅信|春天‖一定|到來 朗誦中的音步: 故壘|蕭蕭|蘆荻秋念 清冷的|星子‖天風(fēng)|要吹起 柳外|青驄|別后 我堅信|春天|一定|到來 2、只有被相鄰的三字步“擠”出來一字步才可能單獨成立。例如: 當(dāng)|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神姿|仙態(tài)|桂林的|山 3、句中出現(xiàn)一字步時,容易損害詩句的節(jié)拍感。如:老人的|牛|歸來了。 我們可以用兩種辦法解決:最好是把單音詞改寫成雙音詞,如:“老人的|黃牛|歸來了”。或形式化地朗誦成:“老人|的牛|歸來了”。前者最佳,后者是從權(quán)。 二、關(guān)于四字步以上的音步 現(xiàn)代漢語多音詞不斷涌現(xiàn),加上虛詞的增多,往往出現(xiàn)四字以上的音步。這些過長的音步有損節(jié)奏,更不利格律的規(guī)范和成熟,寫作時應(yīng)盡量避免;實在避免不了的,則必須形式化地處理成兩字步和三字步的組合,音步之間的頓挫可以若有若無,一如音樂里的連音符〔可詳見附錄二《論新詩的音步》〕。例如: 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 西天邊|已淡/溶了‖月舟的|帆影 按:這樣處理音步的另一個目的是為調(diào)整句式的平仄打基礎(chǔ)。 第四節(jié) 整齊對稱式 句型整齊是中外古典詩歌的主要體裁,不同民族都不約而同地喜好句型整齊不是偶然的,因為它符合音樂節(jié)奏型的基本原理:“一些以一種情緒貫穿到底的歌曲,常常是抓住一種基本節(jié)奏不斷地重復(fù)它(在音調(diào)上需要不斷地更新),并通過多次重復(fù)而形成特點。”(注) 以一個句型為節(jié)奏型原樣重復(fù)的詩體,又可以稱為整齊對稱式,如五七言古體詩即是。卞之琳、何其芳等人所主張的頓數(shù)大致整齊的詩體,是此式的變體。 整齊對稱式的節(jié)奏特色由兩個要素決定,一是詩句的句型〔吟詠句或朗誦句〕,二是詩句的長短〔音步的多寡〕。 古典詩歌中的四言詩、六言詩是朗誦型整齊對稱式節(jié)奏。 古典詩歌中的五言詩、七言詩是吟詠型整齊對稱式節(jié)奏。 一般來說,吟詠句型節(jié)奏流暢,旋律華美;朗誦句型節(jié)奏穩(wěn)健,旋律樸實。句式越短,節(jié)奏感越強(qiáng),而旋律美感較弱;句式越長,旋律美感增強(qiáng)而節(jié)奏美減弱。 如果要作較細(xì)的分析的話,三言詩圓迅流利,比較適宜輕靈活潑、緊迫迅疾之類的情緒;四言詩平穩(wěn)嚴(yán)整,干脆果決,比較適宜沉重悲傖、雄壯蒼勁、端莊肅穆之類的情懷;五言詩輕捷流暢而剛勁有力,比較適合輕松活潑、挺拔凌厲之類的情思;六言詩寓流利于穩(wěn)健之中,較適宜雄渾流暢或亦莊亦諧之類的情致;七言詩是傳統(tǒng)豆腐干體中容量最大的詩體,流暢而雍容,旋律一波三折,能表現(xiàn)較復(fù)雜的感情。 新詩主體音步擴(kuò)充到了三字步,為了適應(yīng)新詩節(jié)奏分析的需要,我們用“音步+句型”或“音步+字?jǐn)?shù)+句型”的方式命名。如古七言句稱為三步吟詠句或三步七言吟詠句,六言詩體稱為三步朗誦體或三步六言朗誦體,余可類推。 在新詩里,盡管三字尾被讀成了一步,可兩種句型的不同節(jié)奏色彩仍然保留下來了。一般來說,吟詠體象是民族舞曲,傳統(tǒng)色彩濃郁,朗誦體象是交誼舞曲,現(xiàn)代色彩鮮明。兩步吟詠體流暢而剛勁,清新時如秧歌舞,豪邁時似行軍樂;三步吟詠體華美婉轉(zhuǎn),象是羽衣霓裳舞。兩步朗誦體鏗鏘有力,類似倫巴舞;三步朗誦體于穩(wěn)健之中見流利,猶如華爾茲圓舞曲;四步朗誦體從容迂徐,象是狐步舞曲;五步朗誦體節(jié)奏徐緩而浩蕩;五步以上,節(jié)奏變得遲沓,旋律變得蕪雜。 我們可以根據(jù)詩情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句型和長短。 一、吟詠體。 〔一〕兩步吟詠體。從理論上講,兩步吟詠體可以是五言〔A、23式〕,也可以是六言〔B、33式〕,可六言吟詠體很難成篇,只有傳統(tǒng)句型的五言民歌體新詩常見,如: 欲悲|鬧鬼叫,我哭|豺狼笑。 A式 灑淚|祭雄杰,揚(yáng)眉|劍出鞘。 下面這首詩可以說是兩步六言吟詠體的變式: 《牧羊兒》阮章竟 牧羊兒|過山坡, B式 青草兒|,多又多。 羊兒|長膘快, 〔出格〕 掌柜笑|,笑呵呵! 放羊兒|出山壑, B式 牧羊兒|,下漳河。 羊兒|不吃草, 〔出格〕 放羊兒|,受折磨! 放羊兒|過山坡, B式 青草兒|,多又多, 掌柜的|吃烙餅, B式 給我啃|糠窩窩! B式 日頭兇|,腳磨破! 八路軍|,過來了, 參軍去|,找哥哥! 詩中真正的B式六字句只有5句,其余主要是三字句的組合,可它們大多本來可以寫成六字句的,如:“青草兒多又多”、“牧羊兒下漳河”、“放羊兒受折磨”、“八路軍過來了”和“參軍去找哥哥”。總之兩步六言吟詠體是很難成篇的。 〔二〕三步吟詠體。三步吟詠體可以是七言、八言和九言。 1、三步七言詩在民歌體新詩中常見,古代七言詩只有一種句式〔A、223式〕,現(xiàn)代增加了兩種變式〔B、331式。C、133式〕。 修好|汽車|把路趕,A式 司機(jī)|扳動|方向盤。 一個|姑娘|走過來, 手扒|車窗|紅著臉。 ——李季《正是杏花二月天》 B式如:小嬌嬌|你不要|惱。C式如:他|莫不是|變心了。 2、 三步八言吟詠體,句式有兩種〔A、323;B、233〕。 《最初的》 穆仁 第一片|葉芽|最鮮潤, A式 第一朵|花兒|最姣好。 第一次|歌唱|動人心, 第一封|來信|忘不了。 最初的|思念|常反復(fù), 最初的|印象|留到老…… B式如:香香|在洼里|掏苦菜。 按:四步八言吟詠句有兩種句式:2231式和1331式。如:“房子|家產(chǎn)‖由你們|挑”、“你|莫非想|拿命來|抗”。它們只能散見于詩中,無法成篇。它們雖然是四步,可相當(dāng)于帶村字的三步七言詩,如這兩句就可以改造成“房子|家產(chǎn)|由你挑”、“你|莫非想|拿命抗”,故其節(jié)奏接近于三步八言,可以成為三步八言體的補(bǔ)充句式。 3、 三步九吟詠體言體。此式三個音步全為三字步,很難成篇。聞一多的《罪過》基本上是三步九言吟詠體,可是沒能堅持到底: 老頭兒|和擔(dān)子|摔一交, 滿地是|白杏兒|紅櫻桃。 老頭兒|爬起來|直哆嗦,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過!” 〔此句不典型〕 “手破了|,老頭兒|你瞧瞧?!?〔此句不典型〕 “唉!都給|壓碎了|,好櫻桃!”〔此句不典型〕 “老頭兒|你別是|病了罷? 你怎么|直愣著|不說話?”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過, 〔此句不典型〕 一早起|我兒子|直催我。 我兒子|躺在|床上|發(fā)狠, 〔此句成了四步〕 他罵我|怎么還|不出城。” “我知道|今日個|不早了, 沒想到|一下子|睡著了。 這叫我|怎么辦|,怎么辦? 〔此句不典型〕 回頭|一家人|怎么|吃飯?” 〔此句成了四步〕 老頭兒|拾起來|又掉了, 滿地是|白杏兒|紅櫻桃。 〔三〕四步吟詠體。古代七言詩以后,雖然有四步九言吟詠體〔即九言詩〕創(chuàng)作的嘗試,最有名的如《梅花詩》,可一直不怎么成功。新詩里也有四步以上吟詠體的嘗試,因三字尾與現(xiàn)代口語的矛盾,所以也不盡如人意。 1、四步九言吟詠體。古九言詩只有一種句式:A、2223。白話文多了三種句式:B、1323;C、3231;D、2331。此體偶可見,如: 她|走向的|是南|還是北?B式 我|該做的|是等|還是追? 她的|臉色|是真|還是偽?A式 我的|言語|是錯|還是對? …… 這事|誰又能|怪得了|誰?D式 他日|誰又能|忘得了|誰? …… ——《醉問》唐古拉山風(fēng)語者 按:原詩十六節(jié),有多種變格句,四步九言吟詠句沒能堅持到底。它主要靠語法關(guān)系相同的排比句支撐,可見這種格式之難寫。 C式如: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2、四步十言吟詠體。有五種句型:A、3223;B、2323;C、2233;D、1333;E、3331。林庚嘗試寫過四步十言吟詠體,也沒能堅持到底: 夜的|五色夢‖冰的|世界里 B式 五色的|石子‖在水仙|盆底 〔出格〕 輕輕|腳步‖是老鼠|偷吃米 C式 清冷的|星子‖天風(fēng)|要吹起 A式 按:D式如:你|提不動‖讓我來|幫你提;E式如:死羊灣|前溝里‖有一條|水。 3、四步十一言吟詠體。此式有三種句型:A、3323;B、3233;C、2333。林庚有“四步十一言吟詠體”的作品: 藍(lán)天上|靜靜地‖風(fēng)呀|正徘徊 A式 迎風(fēng)的|花蝴蝶‖工人|用紙裁 要問問|什么人‖曾到|廟會去 北平的|正月里‖飛起|紙鳶來 ——林庚《正月》 按,首句原為“藍(lán)天上靜靜地風(fēng)意正徘徊”,林先生嫌它文言意味太濃,改成現(xiàn)有的樣子。為了拼成十一言,只得用語助詞“呀”來湊合,可見吟詠句與口語的矛盾實在太大。 B式如:還不起|租子‖我還有|一條命;C式如:聽見|鬧革命‖崔二爺|心害怕。 〔四〕五步吟詠體。五步吟詠體理應(yīng)有十一言、十二言、十三言、十四言和十五言。可是它們太難寫作,很難成篇。五步吟詠體可偶見。如: 《斷想》刁永泉 居住在|天國的‖并不|一定|都是神。 居住在|人間的‖并不|一定|都是人。 居住在|地獄的‖并不|一定|都是鬼。 神到了|人間‖不一定|比人|更尊貴。 人到了|地獄‖可能|比鬼|更微賤, 鬼上了|天堂‖一定|比神|更神氣。 此詩字?jǐn)?shù)不整齊倒無可厚非,可它也是靠排比句來支撐,不然五步吟詠體是很難寫作的。 總之,吟詠句式的三字尾與現(xiàn)代口語差距比較大,只能在新詩中聊備一格。吟詠句式主要在長短句雜言詩里方有用武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