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大軍出了岐山,東渡黃河,大會諸侯于孟津,然后合軍揮師北上,從三面包抄向殷商都城朝歌,朝歌處在西岐聯(lián)軍大兵壓境之下,危在旦夕。 亡國在即,帝辛仍不悔悟,還對身邊人吹牛說:“沒聽老百姓說嘛,紂王江山,鐵桶一般。話糙理不糙,我殷商江山堅不可摧,牢不可破,姬發(fā)小兒這是拿雞蛋碰石頭呢,讓他來吧,來吧,我喝酒等著他。”狂得沒邊兒的紂王對周武大軍的行動一點也不在乎,照例外出游獵,荒淫酒色,朝歌暮舞,濫殺無辜。 九侯是殷商最高等的三公四侯之一,鎮(zhèn)守魯東,鎮(zhèn)撫東夷,屢建奇功,忠心保國,被尊為殷商第一棟梁。有一天,九侯率軍正與東夷大兵鏖戰(zhàn),戰(zhàn)斗間隙,姜子牙派人送來一封密信,告知他的兩個女兒都被紂王害死,還要暗算他,提醒他小心防范。憨直的九侯正在懷疑,探馬來報:大王宮中殘害了九侯長女,又把次女月霞搶進宮中,月霞不從,被扔入蠆盆,被蛇蟲活活咬死,還把侯府舉家抄斬,房屋燒盡。 對姜子牙密信還在半信半疑的九侯頓覺天昏地暗,速選千名將士,飛馬還朝,星夜兼程,要見帝辛,當面討個說法。 帝辛臨殿,九侯抑制著內心的滔天悲憤,以臣禮朝見。心里有鬼的帝辛看九侯無甚反常,即命令道:“你來得正好,西伯侯姬發(fā)反叛,命你速速前往討伐,活擒姬發(fā),踏平岐山!” 九侯哽咽道:“大王??!你只知命俺為你保江山,然何不提我那女兒之事?” 帝辛盛怒道:“你教女不嚴,長女竟敢弒主,次女竟敢辱罵君王,朕已將她二人處死,你當立功贖罪,居然還敢提及你的那兩個逆女之事?!?/span> 九侯一聽這話,斷定兩個女兒千真萬確是被昏君殘害了,當下氣沖斗牛,怒發(fā)沖冠,破口大罵。紂王欺他一人在朝堂之上,無兵無將,泰然自若地命令殿下武士綁了九侯,推出午門,要將國丈之一的他碎尸萬斷。蘇妲己、費仲加倍進讒說:“九侯朋比奸黨多得很,為根除禍患,大王何不來個放長線釣大魚,把九侯綁在午門法場,暫且不斬,看看誰來保赦,誰就必與老賊有密謀牽連,到時一齊拿下,豈不快哉!”紂王覺著這主意兒不錯,就讓費仲具體辦理去了。 九侯被綁在午門外,等候問斬,費仲監(jiān)斬官早已四下埋伏好刀斧手,吩咐誰來救人就先拿下再說。南伯侯鄂宗禹第一個跳出來,怒氣沖沖手持月牙斧。聰明的他并沒有直接問罪費仲,也不去救九侯,而是直奔宮殿大罵紂王:“我等邊關為你浴血奮戰(zhàn),你卻在朝污辱我等的姐妹,害我等親眷,難道你就不怕天打雷劈,毀了江山!”說罷就要動手,紂王當即命令武士把氣力不濟的他綁了起來,現(xiàn)場制作成肉醬。 罷工已久的滿朝文武如商容、箕子、微子、黃飛虎、祖伊等聽說南伯侯鄂宗禹被剁成了肉醬,紂王還要碎尸九侯,大家都急眼了,豁出命來集體上訪,面見紂王,保赦九侯。各位重臣推選商容為代表,上殿去見紂王。殺紅了眼的紂王非但不聽,在蘇妲己和費仲的攛掇下下,以煽動群僚、欺君罔上的罪名,要以銅錘擊頂,砸死商容。老態(tài)龍鐘的商容悲憤交集,連聲大罵紂王這個獨夫民賊,未及武士上前擒拿,一頭撞在龍柱上,自絕身亡了。 絕望的箕子眼看著商容的血淋淋的尸體被抬出來扔出去喂狗,鄂侯的頭顱被掛在朝門外邊,心知自己亦無退路,便顫巍巍地走上金殿,舉起拐杖,要打紂王。紂王終究不能殺了自己的親叔叔,便命武士把罵聲不絕的箕子轟了出來,一路罵一路轟,氣得箕子哭個不停,罵個不停,連哭帶罵,罵過又哈哈大笑,笑后又放聲大哭。他氣瘋了。 紂王聞報箕子瘋了,瘋了還罵他,覺著自己也不能心太軟,就命惡來追上,把箕子的頭發(fā)削掉,罰箕子為奴隸,關進羑里監(jiān)獄,囚禁起來。 心灰意冷的微子啟見箕子削發(fā)為奴,又被囚禁,冒死上殿,哭奏苦諫,哀聲震天,但是不出惡語。紂王鄙夷地怒斥這位親大哥道:“你賣弄斯文,借古諷今,不就是因為當年沒當坐上我這個位置嘛,這么多年了還心不死。本應將你千刀萬剮,消我心頭之恨,姑念你我是同父同母,免去死罪,貶為庶人,永不得入朝參政?!蔽⒆訂⒋罂拗鐾猓馗帐笆帐?,抱著祖先的祭器,準備隨時逃離朝歌。 就這樣,一班先王留下來的元老重臣一個接一個跟紂王求情,非但沒能保赦九侯,反遭暴君殘殺的殘殺,重罰的重罰。凡有血性的大臣們抱成一團,口口聲聲表示要闖上宮殿,與昏君拼個死活,哪怕他紂王力氣再大,能力搏猛虎。黃飛虎是過來人了,說你們去了也是白白送死,大家快去找比干老丞相拿主意。 此刻的比干府中,幾天幾夜沒合眼的比干還不知道外面發(fā)生的事情,極度疲勞的他還在批閱各地的告急文卷,看得心如火焚,肝膽俱裂。仆人來報:“九侯還朝,被大王綁赴刑場,即待要斬?!北雀晌醇胺磻⒆訂?、黃飛虎、祖伊等一群文武大臣慌慌張張闖了進來,急赤白臉地向比干告狀。比干聽了大概情況,顧不上細問,急命仆人快快備馬上朝。比干尚未出門,又幾名軍士飛馬而來,手持十萬火急令旗,倉惶稟報:“周武大軍渡過黃河,屯兵孟津,諸侯皆響應,現(xiàn)在周武大軍繼續(xù)北進,直逼朝歌都城?!?/span> 急火攻心的比干口吐一大口鮮血,叫道:“快,備馬,上朝面君!”微子啟攔住說:“王叔且慢,這個昏君內聽妲己,外信費仲,已是忠言逆耳,倘若沖撞了他,只怕王叔也要大禍臨頭呀!”祖伊也阻攔:“昏君已將那幾位諫臣的首級懸在朝門,還張貼了榜文,揚言誰再說情就弄死誰。他已是六親不認,老丞相萬萬不可前去送死啊!” 比干凜然道:“知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彼囊馑际钦f:明知道昏君有錯誤不敢去勸他,不是忠臣;怕死不敢去說他,不是英雄。知過則諫,昏王不聽就是死了,也算為國盡忠了。 這時候,比干書房里的空氣緊張得快要爆炸了?!笆欠?,還是不反”,大家伙兒只等比干一句話。值此扭轉乾坤的關鍵時刻,比干內心斗爭萬分劇烈。他想到自己身為一國首相,身系邦國社稷,責任無人堪比。如果帶領大家反了,殺掉紂王是小,國家也要毀掉,百姓也要遭殃,上對不起青天,下對不起黃土。他又想到先王臨終時,要他輔佐幼侄安邦治國,他也發(fā)誓不負重托,如果反了,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先王?無比糾結的比干遽然嘆道:“反不得,反不得,反了我等豈不成了叛國臣子,萬般理由也說不過去了?!?/span> 微子啟見二叔不同意造反,就主張把十七代神主(從成湯到帝乙三十位先王的牌位)卷走,斷了紂王的統(tǒng)治合法性。比干也不同意。有人主張投奔周武,暫作權宜之計,來日方長,保命要緊,比干也不同意。眾人急得團團轉,同聲道:“反不成,走不行,投也不準!老丞相啊老丞相,難道說只能等待滅門抄家,碎骨粉身等死嗎?” 比干流著辛酸的眼淚,挖心挖肺地給大家解釋:“我們身為殷商的元老重臣,三代先王器重我們,配享高位,今日輪到我們匡扶朝廷,我們卻要使殷商六百年江山付諸東流,這樣愧對先祖先宗和子孫萬代。眼下還有一線希望,就是強諫昏君,若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殷商江山就有希望;如其不然,邦國社稷毀于一旦,我等豈能忍心呢?我去進諫或許能換來社稷復興。以我一人之死,或許換來萬民樂業(yè),為邦國、為社稷,縱然粉身碎骨也值得?!?/span> 此時周武大軍前鋒已逼近朝歌,后師集結在孟津,大會諸侯八百,屯兵不前,日夜操練。各路諸侯強烈建議:時機已到,請盟主出兵北上。但周武王遲遲不下命令,他怕比干遭受兵患,想事前把舅舅比干一家人救出朝歌,再作軍事行動。 知女婿莫若丈人的姜子牙看出周武王的心事,不失時機地溫馨提示道:“比干有功于社稷,對你有救父之恩,對我也有提攜之情,念其功德,應通知前方部隊派突擊隊把比干全家老幼救出城來,再大舉進攻朝歌?!?/span> 周武王特命委托閎夭率領數(shù)十名精悍的錦甲武士星夜趕往朝歌前線,巧裝打扮成朝歌郊區(qū)的老百姓,混進城去,去接比干全家老幼。閎夭率領特勤人員潛入朝歌,悄悄摸到相府。比干這時卻帶著黃飛虎、微子等一班文武大臣剛剛出門,上朝諫君保赦九侯去了。 閎夭單騎追上比干,原原本本把姜子牙和周武王的計劃給比干陳述了一遍,并把周武王親筆書信呈交給了比干。比干心里仿佛打翻了七味瓶子,悵然道:“承蒙武王、姜丞相厚愛,比干永記肺腑,沒齒不忘。可比干身為殷商丞相,一生只為殷商,今國難當頭,殷商忠良所剩無幾,我要最后以死諫君,保赦忠良,也對得起天下黎民百姓。請大將軍回稟武王和姜丞相,看在我比干的份上,暫緩進兵。倘如我比干死諫昏君,他執(zhí)意不聽,那時汝等再進軍討伐,我也做到仁至義盡了?!?/span> 閎夭覺著比干的話大有道理,當下告辭,當夜奔回孟津復命去了。 周武王聽了閎夭的稟報,思念殷商還有比干這樣一班忠良,比干對自己和西岐老小又有大恩大義,遂與姜子牙商議,急令圍困朝歌的前鋒回師,主力返回岐山,繼續(xù)練兵修政,八百諸侯也各自歸國了。 朝歌城內,紂王殿前,大義凜然的比干手持先王御賜寶劍,直奔紂王面前。 比干禮畢,直諫道:“大王,眼看周武大軍兵臨城下,殷商全境狼煙四起,大王有斷頭之患,百姓有懸梁之危。國難當頭,大王還執(zhí)迷不悟,只怕人心背盡,朝歌指日不攻自破,殷商軍民不戰(zhàn)自降,國破家亡,你還將何面去見先王和列祖列宗?” 紂王傲嬌地答道:“童謠都說了,紂王江山,鐵桶一般,何人不知,哪個不曉。他一個小小的姬發(fā)不知天高地厚,不思效命朝廷,恩將仇報,實乃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我怕個甚?!?/span> 比干反駁道:“西岐一方雖弱,然天下已歸心,大王雖強,然已眾叛親離,你再這么顢頇下去,亡在旦夕!”紂王冷笑道:“我生不由命,死活在天吧!” 比干質問道:“鄂侯、商容犯了何罪?為何處以死刑?”紂王回嘴道:“二賊惡言誹君,朋比為奸,欺君罔上。商容是自殺,死有余辜。” 比干又問:“九侯犯何罪?為什么你要判無門問斬?”紂王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比干道:“大王如此殘忍暴虐,皆聽佞臣妖后小人惡賊的挑撥!豈不聞治國有六臣,喪國有六臣嗎?”紂王虛心問道:“何為治國六臣,何為喪國六臣?”比干列舉道:“治國六臣,賢、智、忠、謀、正、直;喪國六臣,諂、佞、奸、邪、亂、賊。”紂王又虛心道:“請王叔細述十二臣的得失,我看看都有哪些?!北雀涉告傅纴恚骸岸ò偈乐榛⑷f年之家法,上不徇私,下不謀利,是賢臣。明主之賢,處理禍事,有智有謀,逢兇化吉,易危為安,變禍為福,是智臣。赴湯蹈火,不避斧鉞,厓救君難,保全社稷,是忠臣。扶弱主,治亂國,周旋其間,繼承大業(yè),是謀臣。薦拔賢才,指責奸惡,公而無私,是正臣。面君廷諍,敢給君王提意見,規(guī)勸君王走正道,是直臣。這六臣是朝廷的股肱,當今的大賢,眾民的父母,國家的柱石。順承意旨,阿諛奉承,貪圖富貴,唯唯待命,是諂臣。與眾共事,貌相老實而心狠,趨貴下賤,變易主聰,是佞臣。巧言令色,脅肩媚笑,進諫自己的事情,光說好的,隱瞞壞的;匯報別人的事情,光說壞的,不說好的,是奸臣。嫉賢妒能,貪婪賄賂,敗壞紀綱,不顧國法,是邪臣。離間骨肉,侵害賢良,表面是好人,內藏奸詐,辦事缺德,是亂臣。說話耍威風,辦事令權以欺主,生患邊臣,侵擾四鄰,以攘國難,為自己取利,是賊臣。這六臣是喪家敗國,傾覆社稷之壞臣。臣為救大王萬世之基業(yè),不避斧鉞冒死諫君,如能采納,臣死而無憾?!?/span> 口才極佳的比干擲地有聲激昂慷慨的一番演說如黃鐘大呂,繞梁不絕。紂王身邊左右的奸邪們聽了,個個喪魂落魄,心驚膽顫。紂王也為之動容,頓生思悔之心,期期艾艾地說:“王叔言之有理,王叔忠心為大商江山,王叔我錯了,王叔我理應三思。就聽王叔的吧。” 亡紂之心不死的蘇妲己一看勢頭不妙,怕紂王就此浪子回頭金不換,披頭散發(fā)地哭將上來,聲淚俱下道:“大王,比干貌似忠厚,當眾嘩眾取寵,其中必有陰謀,請大王切莫上當!他和九侯、鄂侯同是朋比奸黨,一個都不能放過,黃泉路上,他們一個都能少呀!” 比干見蘇妲己又來蠱惑帝辛,咬牙切齒地拔出先王御賜寶劍,大聲道:“順民者必興,逆天者必亡。此等妖妃不殺等待何日?”說著說著他就要上前一步撲殺蘇妲己。 剛有點悔意的紂王一看比干要殺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馬上翻臉,本能地下命令,殿下武士們一涌而上,摘了比干的御賜寶劍,剝了相袍相冠,五花大綁起來。比干見紂王無視先王祖規(guī),連尚方寶劍都敢搶奪,大罵紂王,紂王一時躊躇,無言以對,眼睛余光瞟向費仲。 費仲心領神會地惶惶啟奏:“大王,比干倚老賣老,目無君上,竟敢擅殺王后,此為大逆之罪,請大王示下,用何刑處死反賊比干?” 紂王脫口而出:“炮烙而死!” 蘇妲己道:“比干飽讀經(jīng)典,自命圣人,妾聞圣人之心有玲瓏七竅,何不把心給他挖出來看個究竟?也讓大家去看看比干是不是真有傳說中的七巧玲瓏心” 紂王順從蘇妲己的壞主意,即刻命刀斧手,把比干的心挖出來。 一個高大威猛的劊子手奉命喝了口酒,噴在牛耳尖刀上,蹭蹭向比干走去,“嚓啦”一聲把比干的胸襟撕開。 比干昂然挺立,巋然不動。在紂王的狂叫聲和眾人的揮淚呼救聲中,劊子手猛力將刀刺進比干的胸膛,把手伸進去,挖出一顆殷紅殷紅的心來,用手托著給紂王送去。紂王和蘇妲己傳看一遍,又命眾大臣檢驗,并無異常之處。行刑草草收場。 民間傳說,比干的忠魂隨著朝堂之上的一股青氣直沖云霄,觸動天庭,玉皇大帝指派南始天尊下凡來救他。南始天尊先到仙藥山采了人參、靈芝配成藥粉,再到昆侖山取了一顆玉皇大帝專用的“救死回生丹”,騎上白翎仙鶴,飄飄蕩蕩來在比干尸體上空,從懷中取出“救死回生丹”向比干尸體投去。“救死回生丹”鉆入比干胸內。南始天尊又將藥粉灑在比干傷口處,揮動拂塵輕輕搖三搖,頃刻間,比干胸前的傷口愈合了,比干慢慢蘇醒過來。南始天尊吆喝道:“比干,你一片忠心,為國為民,被昏君殘害,上天賜你死而復生?,F(xiàn)在請你騎馬南行,莫要講話,到了心地(今河南新鄉(xiāng)的古代諧音),自會長出新心來,長生不老?!?/span> 蘇醒過來的比干摸摸胸口,肌膚如故,迷迷糊糊地按照南始天尊的囑托,掙扎著站起來,騎上一匹快馬,策馬南行。 比干死而復生的消息飛快傳遍了朝歌全城,也傳到了紂王耳朵中。紂王生怕比干復活了找自己算賬,況且他親眼看見比干的鬼魂追過他,不由內心大為恐慌,魂不附體,忙命惡來率領一幫騎士去追捕比干。 不多時,面色慘白的惡來嚇得像篩糠一樣回來稟報說:“那比干遠望是影,近看是風,騎馬如飛,快如疾風,仿佛流星,微臣捉他不住?!奔q王聽報,當場嚇尿了,軟癱在地,嚷嚷要蘇妲己出主意。 蘇妲己閃出宮門,化妝成一個快要死的老婦人,去在牧野道旁挖野菜。事先情報顯示比干必經(jīng)過此地,她要施展迷魂大法,把比干給氣死。 比干甩掉追趕的官兵,縱馬奔馳,到了牧野,見前方心地不遠了,他也是人困馬乏,又饑又渴。見一老婦人在挖野菜,他心想吃點野菜充饑,就問:“老人家,你挖什么菜?多少錢一斤呀?”蘇妲己變成的賣菜大媽回答道:“我挖的是沒心菜,只送不賣?!北雀墒煮@奇,再次忘了自己是不能講話的,又問道:“菜沒心怎么能活呢?”賣菜大媽道:“人沒心該他死,他還不死?菜沒心怎么不能活呢?沒心的人就該死,還活著什么勁兒!”比干聽言,長嘆一聲:“我比干枉為人也!”接著,口吐血漿,墜馬而死。霎時天昏地暗,狂風驟起,飛砂走石,卷起一座大土墓,把比干尸體裹在其中,后人稱為“天葬墓”,這就是傳說中比干墓的來歷,此墓現(xiàn)在河南省新鄉(xiāng)衛(wèi)輝市城北十里遠的比干廟村。當?shù)乩习傩湛吹奖雀赡沟闹車L出許許多多的無心柏和沒心菜,人、樹、菜三者皆無心,都說這象征著比干忠貞不屈,清正廉潔。 比干的紅鬃馬不見了比干,頗通人性地圍著天葬墓“咴咴”叫了三天三夜,還是找不到主人,獨個兒繼續(xù)飛奔南行,到了斷腸屯(今衛(wèi)輝市孫杏村鄉(xiāng)段先屯),把腸子跑斷了,力竭倒地而死。當?shù)卮迕竦弥潜雀傻鸟R,就滿懷尊敬地把當作先人一樣埋葬了,還修了一座宏大的馬王廟,名之為“比干之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