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卓絕的計算機之父 繼續(xù)我們的數(shù)學家系列。說起誰是計算機之父,我想在大家的心里大概是有爭議的。不過肯定是在馮-諾依曼和圖靈這兩人之間二選一。今天我就明確告訴你,計算機之父其實是馮-諾依曼,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今天要介紹馮-諾依曼。當然了,哪天介紹圖靈的時候,我也會明確告訴你,計算機之父其實是圖靈。 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的身份說起來比較復雜,他是一位猶太裔的美籍匈牙利數(shù)學家。也就是說,馮-諾依曼出生于匈牙利,他的家族是猶太人,后來他移民到了美國,成了美國國籍。馮-諾依曼的父親是匈牙利的一位銀行家,所以他從小生活條件優(yōu)越。但由于馮-諾依曼他們家是猶太人,所以在當時的歐洲還是很受歧視的,為了能夠擠進上流社會,馮-諾依曼的父親花錢買了一個貴族頭銜,所以在自家的姓“諾依曼”前面加上了“馮”。 馮-諾依曼從小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被人稱為神童。有人覺得,過目不忘這種能力也就是小說里有,現(xiàn)實中不可能有,但馮-諾依曼顯然就是一種這樣的人。馮-諾依曼從小就有一項逆天的能力,那就是拿起電話簿的一頁看一遍,就能把滿滿一頁的電話號碼,還有名字全都記住。不光有逆天的記憶力,馮-諾依曼的智商也是逆天的,他6歲時就能用古希臘語和他爹交談,還能心算8位數(shù)的乘除法;8歲的時候就學會了微積分。直到馮-諾依曼后來到了美國,他還經(jīng)常向人表演自己小時候就會的這些絕活。 小時候的馮·諾依曼 依靠著逆天的記憶力,馮-諾依曼對各種學科都有廣泛的興趣,所以他就像百科全書一樣的淵博。馮-諾依曼對歷史學很感興趣,有歷史學家就很惋惜地說,歷史學也有許多未解之謎,并不比數(shù)學少。如果馮-諾伊曼當初選擇歷史學而不是數(shù)學,歷史學家們的日子可能會好過得多! 不過,馮-諾依曼最喜歡的還是數(shù)學,所以18歲的時候他考進了布達佩斯大學,也就是現(xiàn)在的羅蘭大學的數(shù)學系。但是馮-諾依曼的父親希望他可以追隨黃博士學習化學,因為在那個年代,化學能賺大錢。沒辦法,父命難違,于是智商逆天的馮-諾依曼又考進了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學習化學。這么說大家可能沒什么感覺,布達佩斯大學在100年的時間里產(chǎn)生了4名諾貝爾獎得主;而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就更有名了,這里不僅是愛因斯坦的母校,更是誕生了32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就好比有人考上了清華,然后又考上了北大,不對,這么比還不夠貼切,這就好比有人考進了哈佛,然后又考進了牛津。說到這里,你也許以為馮-諾依曼確實牛逼,事實是他要更牛逼。因為你可能以為是馮-諾依曼先讀布達佩斯大學,等畢業(yè)以后再去蘇黎世理工。但如果是這樣,在馮-諾依曼看來也太沒有挑戰(zhàn)了。他老人家是在就讀布達佩斯大學數(shù)學系的同時,也在蘇黎世理工學院學習化學工程。他平時在布達佩斯大學學數(shù)學,等考試的時候再去蘇黎世理工學院考試,就這樣,馮-諾依曼照樣拿到了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學士學位,以及布達佩斯大學的數(shù)學博士學位。 1930年,馮-諾依曼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在普林斯頓,馮-諾依曼研究了許多數(shù)學問題,在集合論、測度論、群論、算子論、量子力學、經(jīng)濟學以及數(shù)值分析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當然了,這些都是那種我們凡人看都看不懂的高深數(shù)學問題。如果馮-諾依曼只是研究數(shù)學問題的話,他會成為一名有名的數(shù)學家,會在數(shù)學專業(yè)的小圈子里享有大名,但是咱們普通人可能就沒法知道他了。真正讓馮-諾依曼爆得大名,讓普通人都知道的成就,就是他在電子計算機方面的貢獻?,F(xiàn)在的計算機,采用的還是馮-諾依曼結(jié)構(gòu)。馮-諾依曼結(jié)構(gòu)是把程序指令和數(shù)據(jù)存儲在一起的結(jié)構(gòu)。而且,最早的電子計算機是采用十進制的,這樣做使得計算機的效率很低。但馮-諾依曼大膽地拋棄了十進制,采用了更加方便的二進制計算,這些都統(tǒng)統(tǒng)構(gòu)成了當代計算機的基礎。 馮·諾依曼結(jié)構(gòu) 馮-諾依曼是一個智商極高的人,這反而使得他并不是一個好老師。因為他的思考速度和計算速度都比學生快得多,經(jīng)常的情況是,學生們還在吃力地追趕馮-諾依曼的思路,飛快地記黑板上筆記,但是還沒等記完,等得不耐煩的馮-諾依曼早把黑板上的公式擦掉了。有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塞格雷和另一位諾獎得主為一個與積分有關(guān)的問題爭論了一個下午,卻毫無進展。這時他們看到了馮-諾依曼,于是他們問他:您能幫我們解決這個積分問題嗎?馮-諾依曼走到門口,看了一眼黑板上的微積分問題,差不多用了3秒鐘就給出了答案,此時,塞格雷和他同事完全被嚇住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馮-諾依曼是怎么這么快就解決了這個難題的。所以在普林斯頓,大家都相信兩條真理:1. 凡是馮.諾依曼想證明的事情,他都能證明 。2. 凡是馮.諾依曼證明過的事情,肯定不會出錯。 說到這兒,你一定會以為他老人家是一個甘坐冷板凳的書呆子??墒菍嶋H上,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馮-諾依曼很喜歡社交,經(jīng)常在家里舉辦party,他家的派對在普林斯頓非常有名。他記性好、笑話多,他用講笑話的辦法活躍氣氛,還喜歡戴上一頂小丑的滑稽帽子穿梭在人群中間,引逗客人們放松暢談。而且經(jīng)常用電話簿表演他過目不忘的能力。 馮-諾依曼后來參加了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可惜的是,他在項目中受到了輻射,并且在不久后去世了。馮-諾依曼設計,并且搭建起來的計算機當時一直在普林斯頓大學,每年的維護費用高達十萬美元,這讓普林斯頓大學非常頭疼。所以,馮-諾依曼一去世,普林斯頓大學就關(guān)掉了他的計算機,讓這臺計算機成了一堆廢鐵。而正在這個時候,IBM公司發(fā)現(xiàn)了這個寶貝,便從普林斯頓大學那里把這臺計算機要了過來。有了馮-諾依曼的這臺計算機,IBM公司就像開了掛一樣,在電子計算機廠商中脫穎而出??吹搅?/span>馮-諾依曼的計算機有這么大的作用,變成了過路財神的普林斯頓大學腸子都悔青了。而IBM公司接下來不斷的發(fā)展電子計算機,并最終成為行業(yè)巨頭。到了上世紀70年代,IBM的董事長有一個朋友叫瑪麗-蓋茨,瑪麗-蓋茨的兒子叫比爾·蓋茨。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
|
來自: 聯(lián)合參謀學院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