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詞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因她所處時代的特殊性,根據(jù)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可劃分為前后期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李清照前期的詞,主要是反映她的閨中生活,多寫自然風(fēng)光。而李清照后期的詞,則主要抒發(fā)傷時念舊和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便是李清照前期詞中最為經(jīng)典的詞作之一,也是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正如南宋詞人張炎在《辭源》卷下中說:“辭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意思是說,像《如夢令》這種小令,短短三十三字,要把它寫得豐富,且具有言之不盡的韻味,極其不易。 但是,李清照這首《如夢令》,卻可以說是傳世的《如夢令》中最為經(jīng)典的一首。在這首《如夢令》中,李清照以記游賞的方式,表達了她年輕時的生活情趣和心境。全詞活潑秀麗,語新意雋,以短短三十三字,就給人足夠的美的享受??梢娎钋逭者@首詞的水平之高,令人拍案叫絕。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詞的開篇兩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意思是說,還記得那次在溪邊亭中游玩到日暮時分,因景色令人心醉以至于忘記了回家的路。首先,這兩句點明了它是一首憶昔詞,是李清照的一首記游賞之作?!俺磷怼倍?,可見當(dāng)時景色的優(yōu)美怡人,也可指李清照因為宴飲,醉得連回去的路都辨識不出。不管怎么說,它表達了李清照流連忘返的情致。 緊接著兩句“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則緊承開篇兩句中李清照流連忘返的游興,并把這種游興加深了一層。即游玩盡心以后,乘著夜色劃船歸去,卻不料走錯路劃到了荷花叢的深處?!罢`入”一句,極其自然的就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yīng),凸顯了李清照流連忘返的情致。詞的這里,一個在荷花叢中搖蕩扁舟游興未盡的少女形象就描繪了出來。 最后三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一連兩個“爭渡”,則體現(xiàn)了李清照從“不知歸路”時,所產(chǎn)生的焦灼心情。它的意思是說,我該怎么出去呢?我該怎么出去呢?而李清照因為心情焦灼,肯定會加大劃船的動靜,這樣一來便會如詞中所說,將停棲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 這首小令到這里便戛然而止了,至于李清照最后到底有沒有找到歸路?就靠我們的無窮想象了。所以說這首小令用詞簡練,雖然短短三十三字,但內(nèi)容卻足夠豐富,從溪亭玩醉,到急切回舟,再到誤入藕花,最后驚起鷗鷺。所展現(xiàn)出的是一幅幅美得令人心醉的生活和自然畫面。并且在最后具有言之不盡、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魅力。 綜觀李清照的這首詞,最為難得的還是它具有一種青春少女的野逸之氣,是李清照前期生活情趣和心境的體現(xiàn),它和李清照經(jīng)歷過國破家亡、輾轉(zhuǎn)漂泊后的心境完全不同。所以說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短短三十三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