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上??h志》有一張“上??h地理圖”,此圖有明顯的錯誤:圖中“寶山”所在的高橋地區(qū)應該在吳淞江的北面,現(xiàn)在畫到南面來了;同時把原本屬于嘉定縣的“寶山”畫到上??h來了。 這樣給人造成錯覺:一是由于圖上把“蹌口”標在“寶山”所在的高橋地區(qū)北面水里(即現(xiàn)在的吳淞口),誤認為現(xiàn)在的吳淞口弘治時稱為蹌口。實際此圖中的吳淞江應是虬江(后因吳淞江改道,此江稱為舊江,也叫虬江),所以圖上所謂的“蹌口”,只是虬江與黃浦的會合口(約在現(xiàn)高行鎮(zhèn)東溝地區(qū)),它應是“南蹌浦口”的簡稱,而與現(xiàn)在的吳淞口毫無關系。 二是從圖上看,“黃浦”一通到底,直通“蹌口” (被當成吳淞口),誤認為弘治時吳淞口以南都叫黃浦。實際只是虬江以南稱為黃浦,以北則稱為吳淞江。 由于此志為上??h最早的志書,所以這一錯誤對以后編寫史料以及歷史研究影響很大。不少著作在現(xiàn)在吳淞口位置,錯誤地標上“蹌口”或者“南蹌浦口”,究其原因,根源在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