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的南通市,與上海及蘇州隔江相望,城市總面積85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0.5萬,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集“黃金水道”、“黃金海岸”優(yōu)勢于一體,GDP穩(wěn)居省內第四,素有“北上?!敝u。
![]() 南通市古稱通州,于后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城內濠河繞城而過,宜人的風光與文化底蘊交相輝映。在中國近代文教史上,南通創(chuàng)建了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 位于南通市南郊的狼山,海拔106.94 米,位列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景區(qū)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自初唐擴建廣教寺以來,香火一直長盛不衰,被譽為“江海第一山”。
![]() 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的濠河,環(huán)繞著南通老城區(qū),是國內保留最為完整的古護城河。整個濠河景區(qū)曲折迂回,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形成了“水抱城、城擁水,城水一體”的獨特風格,素有“南通城的翡翠項鏈”之稱。
![]() 位于濠河之濱的南通博物苑,由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先驅、晚清狀元張謇于1905年創(chuàng)辦,館內藏品40115件,是中國人獨立創(chuàng)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和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現(xiàn)已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水繪園,位于我國著名長壽之鄉(xiāng)——如皋境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水繪園融詩、文、琴、棋、書、畫等于一園,為金陵八艷董小宛與明末四大才子冒辟疆的棲隱之處,被譽為我國江南園林建筑的孤本代表。
![]() 始建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的南通城隍廟,建筑華美,文物古跡豐富,供奉的神靈塑像數(shù)量之多超出想像,是南通地區(qū)最重要的道教宮觀。城隍廟千年來屢加修飾,香火長盛不衰。
![]() 花樣繁多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南通水產業(yè)發(fā)達,一年四季魚鮮蟹肥蝦活,其中最受歡迎的“天下第一鮮”又稱炒文蛤,是南通最經(jīng)典的一道傳統(tǒng)菜肴,味道非常鮮美,素有“天下第一鮮”之稱,并被歷代帝王視為珍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