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酒一般比較受年輕人喜歡。其口感沒有高度酒那么辛辣,沒有那么燒喉,比較綿柔一點,很多年輕人受不了高度酒的濃烈,辛辣,燒喉。所以選酒的時候很多不太會喝酒的人都會選擇低度酒,低度酒能多喝幾杯。但是很多人也發(fā)現(xiàn)了,低度酒比較好入口,容易喝多,管不住自己。那么低度酒是怎么做成的呢。 高低度白酒的界線---40度,我國白酒的成分,除水以外乙醇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白酒中乙醇含量決定酒度的高低。低度白酒泛指白酒中酒度較低的酒類,一般指40度以下的白酒,反之則稱高度白酒。 毫無疑問,很多人想到的也是從高度酒降度數(shù),這個度數(shù)怎么降呢。行業(yè)上叫加漿降度。漿就是水漿,一般都是將水按比例加入到基酒里面。我們知道要是酒精酒還好辦,直接就可以完成降度數(shù)了,但是糧食酒加水會變渾濁,還有進一步吸附處理。不過處理完的低度酒口感上相對高度酒肯定是淡了。并經(jīng)加水的同時酒香物質(zhì)也在稀釋了。口感變淡了,會影響市面上的銷售,那怎么辦的,正常是需要加入其他的調(diào)料。 加漿降度數(shù)是最直接迅速的辦法,當然還有其他的辦法降度數(shù),收藏降度數(shù)、加熱降度數(shù)。不過這些都是比較少用的。收藏是經(jīng)過時間的沉積,讓酒體里面的酒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緩慢蒸發(fā),一般需要都要3、5年時間才能降度低一點。想要降低到低度酒估計時間需要很長,在目前急功近利的市場上一般不會使用。 加熱也可以降低度數(shù),酒精比水的沸點低。通過一定條件下的加熱,可以先將酒精揮發(fā)掉一部分,但是高溫下,酒香的酯類物質(zhì)也是極其不穩(wěn)定的,容易分解。加上,加熱后達到所需要的溫度后,口感也是會變淡的,后續(xù)處理跟加漿降度的處理是一樣的。不過這個工藝上來看,成本要比加漿成本高。成本高在揮發(fā)掉的酒,剩下的量反而少了。不像加漿降度,10斤的基酒,降度就得到13斤的低度酒。加熱降度,是10斤基酒,降度后得到9斤的低度酒。所以加熱一般上是不會采用的,不過有興趣的酒友可以自己嘗試嘗試。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酒農(nóng),我只想把我所知道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好文遇好人,喜逢甘露,為美酒尋找知音。 本文原創(chuàng),字碼純手打,零復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