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是佛教中的神,觀世音是佛教名稱。觀世音是音譯,即人們遇到苦惱時,觀其聲音,皆可解脫。 《悲華經(jīng)》敘述阿彌陀佛過去生中曾為轉(zhuǎn)輪王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他出家在寶藏佛前發(fā)愿說,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即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寶藏佛即為他授記并命名觀世音。 在我國傳說中,觀世音菩薩卻被說成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妙善。 妙善公主從小吃齋念佛,一心削發(fā)為尼。妙善的這個要求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命她飲劍自刎。但劍非但不能傷害她,反而斷為千節(jié)。 狠心的楚莊王下令把她悶死,使她的靈魂墮入地獄。管地獄的凈羅王,卻使她復(fù)活于普陀山池中的一朵蓮花上。 從此,觀音菩薩普度眾生,行善天下。普陀山也成為了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后來楚莊王得病 ,生命垂危之際,觀音菩薩不念楚莊王前惡,挖下自己的雙眼,砍下自己的雙手,制成藥丸,救活父親。 楚莊王下令天下能工巧匠,塑造一尊“全眼全手觀音像”。可是工人們錯聽為“千眼千手觀音像”,便塑造成了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尊千眼千手觀音。 觀音可化三十三身解救人間苦難,觀音像旁的童子,稱為“善財童子” 。 觀音菩薩的生日是農(nóng)歷的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涅磐日是九月十九,民間和佛門多在這幾個日子焚香祀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