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道客家味道,不得不提的是客家白切。白切雞、白切鴨、白切鵝、白切豬腳...客家白切反映了客家人對飲食原汁原味、味鮮可口的追求。以“白切”的方式烹飪,最能體現(xiàn)食材最鮮美的一面,享受舌尖上的返璞歸真。 別看客家白切制作簡單,其實它代表著客家人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簡單、淳樸卻不失講究。 材料:鴨雜1副 白切水配方: A.藥材包:八角5克、桂皮8克、香葉5克、草果3克、陳皮1小塊 B.調(diào)味料:水10千克、雞精50克、鹽300克、味精50克、麥芽酚2克、姜50克、蒜30克、紅干蔥20克 蘸料:蒜蓉50克、新鮮沙姜剁蓉50克、美極鮮10克、生抽150克、花生油適量 配料:小蘇打、曲酒 制作方法 1.鴨雜清洗干凈,放適量鹽,小蘇打、曲酒,抓洗片刻,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2.把藥材用湯包袋裝起來扎好,加入清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20分鐘,加入調(diào)味料。 3.用適量花生油把姜、蒜、紅干蔥炸香后一起倒在調(diào)好味的鹵水上。 4.首先把腎、肝、脆管與鴨心放進燒開的清水里稍燙片刻,再用干凈的水清洗。 5.把白切水燒開,放入鴨腸,用長筷訊速攪動,見鴨腸全部轉(zhuǎn)色,馬上取出放進干凈的冰水里。 6.將過冷水后的腎,肝等放進燒開的白切水里小火燒20分鐘后關(guān)火,浸其20分鐘即可。 7.鴨腸從冰水里取出與脆管一起切成段,其他切片擺盤。要爽口的可在這時候掃上熟油并放進冰箱待涼蘸上蘸料再食用。 內(nèi)容總結(jié)完畢,我是“保羅廚房”,感謝大家的關(guān)注和支持!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轉(zhuǎn)發(fā)、收藏、評論、關(guān)注!感謝大家的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