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方:桂枝、生姜各三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二兩,皂莢(去皮子,炙焦)一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湯去芍藥加皂莢而成。皂莢辛溫,有溫化寒飲、排痰排膿功能,加于桂枝去芍藥湯中,則有解表化痰作用,而適用于痰涎壅盛的咳喘、肺痿等證。 【歌訣】桂枝去芍加皂莢,咳吐涎沫用溫法。辛溫解表兼排痰,治療肺痿肺冷家。 【解讀仲景原文】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附方(四):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解讀〗《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說:“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沬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本方所治,是指上述的肺痿吐涎沫多者,當(dāng)屬肺中冷一類。 【討論歸經(jīng)】吐涎沬為里飲,皂莢辛溫治里寒飲,故本方證當(dāng)屬太陽太陰合病。 【臨證思辨】本方證辨證要點:外有桂枝湯證,里有寒飲者。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鼻炎等出現(xiàn)表虛而咳吐涎沫多時可適證用本方。若虛熱的肺結(jié)核病,皂莢辛燥不可輕試。 解讀張仲景醫(yī)學(xué) 經(jīng)方六經(jīng)類方證 第2版 主編:馮世綸,張長恩 |
|
來自: 彼案 > 《感冒.燒.咳.濕.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