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國醫(yī)大師鄧鐵濤談急腹癥

 華華YHBH0207 2019-04-12

急腹癥

今天治療急腹癥所采用的治法及方劑,有些早已為漢代醫(yī)家所運用。如治療腸梗阻的大承氣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大柴胡湯,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大黃牡丹皮湯,都是《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可見漢代醫(yī)家對急腹癥的治療已有一定效果的治法與方藥,并對后世影響頗大。顛簸療法治療腸扭轉(zhuǎn),是近年來的一大發(fā)明。但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已用此法加捏脊療法以治療急腹癥了。如《肘后備急方·治卒腹痛第九》:“又方,使患者伏臥,一人跨上,兩手抄舉其腹,令患者自縱重,輕舉抄之,令去床三尺許,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頭項乃止。未愈更為之。”足見祖國醫(yī)藥學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很值得我們?nèi)グl(fā)掘、繼承與發(fā)揚?,F(xiàn)就個人的臨床經(jīng)歷談些經(jīng)驗體會。

一、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來勢兇急,患者腹痛難忍,煎藥費時,應先施針刺,在闌尾穴(足三里穴下壓痛點是穴)用瀉法深刺之(用一進三退的瀉法),運針一二十分鐘,接電針機半小時,再留針1h。此時患者痛已大減。然后進大黃牡丹皮湯1劑,若3h不瀉下,可再煎1劑服之,意在必瀉下,瀉出物如黃泥或帶紅色,不忌。若每天1劑,一般3天癥狀已消失,但仍宜服藥3劑,以求根治。曾有人認為中醫(yī)治療復發(fā)率高,倒不如手術(shù)能根治,其實是未治徹底所致。故當癥狀消失,白細胞亦已正常,而患者舌苔仍白厚或脈仍數(shù)者,則應服至苔薄脈不數(shù)才能停藥。我治療闌尾炎多采用下述治療方法。

1.單純性闌尾炎

(1)刺闌尾穴(雙側(cè)),如上述手法(連續(xù)3天,每天1次)

(2)方藥生大黃9~15g(后下),蒲公英15g,冬瓜仁30g,桃仁9~12g,丹皮9g,皂角刺12g,芒硝6~9g(沖服)。水煎服。每天1劑,重者1天2劑。

(3)治療3天后,一般病者多已無自覺癥狀和腹部體征。可隨癥加減再服3劑?;蛴么簏S四逆散(自擬方):生大黃9g(后下),冬瓜仁30g,桃仁9g,柴胡9g,赤芍9g,枳殼6g,丹皮9g,甘草6g。若脾虛、氣虛者,可加大棗或黨參、黃芪之屬,但不宜重用,以免滯邪。

2.闌尾膿腫

可按上法治療,并加三黃散外敷。方法是用蜂蜜適量加水調(diào)勻,敷在闌尾膿腫處。藥干即換,若藥未干,可在12h內(nèi)將藥取下攪拌一次再貼上,24h后換藥。

3.闌尾炎合并彌漫性腹膜炎

(1)針刺闌尾穴如前法。

(2)用地膽頭90~100g,水煎約200ml保留灌腸。

(3)外敷三黃散(如上法)。

(4)內(nèi)服方藥:生大黃12g(后下),桃仁15g,冬瓜仁45g,金銀花30g,蒲公英18g,連翹30g,皂角刺15g。水煎服。每天1~2劑。

(5)癥狀消失后,可加減上方再服數(shù)天,以鞏固療效。最后用健脾法,如四君子湯合四逆散之類數(shù)劑,以作善后。

二、慢性闌尾炎

可用大黃牡丹皮湯:生大黃9g,丹皮9g,冬瓜仁30g,桃仁9g,芒硝6g。待疼痛發(fā)作時服3~5劑。如此停停服服,可以治愈。若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則可按急性闌尾炎處理。方法同前。

三、膽道蛔蟲

本病屬中醫(yī)學“蛔厥”的范圍。確診后,可按下法順序治療。

(1)選粗針針刺四縫穴,每穴捻轉(zhuǎn)1分鐘,并擠出水液或血點。同時給予葡萄糖滴注,患者多在輸液后開始安靜。

(2)食醋30~50ml微溫服。如無食醋可用30%醋精稀釋100倍,每服30~100ml。

(3)煎服膽蛔湯。本方是我下鄉(xiāng)巡回醫(yī)療時所擬,曾刊于1974年版《方劑學講義》中,療效尚好。本方有安蛔與驅(qū)蛔作用,是治療本病的主方。方藥:烏梅12g,檳榔18g,使君子30g(打),榧子30g(打),苦楝根白皮15g,郁金12g。水煎服。每天1~2劑。

(4)如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黃疸,可另用雞骨草、柴胡、茵陳、郁金、大黃之屬治之。

(5)宜禁食1~2天。

四、膽囊炎與膽石癥

中醫(yī)無膽囊炎和膽石癥之病名。但可根據(jù)膽囊炎與膽石癥的癥候辨證,得出治法。本病近似于中醫(yī)文獻所說的“結(jié)胸發(fā)黃”證,一般屬于肝膽郁結(jié)兼濕熱內(nèi)蘊的一類疾患。如膽絞痛,是痛有定處不移,痛處近脅部屬肝膽部位。此病常見寒熱往來,是少陽膽經(jīng)病證的特征之一。出現(xiàn)腸胃癥狀,則是肝氣郁結(jié)侵犯脾胃,運化失常所致。由于濕濁停留,濕郁化熱,而成“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的黃疸。關(guān)于此病服藥治療的報道不少。如遵義醫(yī)學院、天津南開醫(yī)院等的排石湯,證明均有效。有報道用服藥加電針治療,效果也不錯。我認為此證苦寒藥不宜多用,否則易損傷脾胃,影響患者體質(zhì)。特別是慢性炎癥時期,過于苦寒攻下則有虛虛之弊,此時的治療方法,應疏肝利膽排石健脾活血??捎靡韵路剑翰窈?g,太子參15g,金錢草30g,郁金10g,白芍15g,蒲黃6g,五靈脂6g,甘草3g。熱盛者去太子參加黃芩、梔子;濕盛者去太子參加茵陳、木通;大便秘結(jié)者去太子參加玄明粉、枳殼或大黃;脾虛者加茯苓、白術(shù)。上方可多服,患者脾得健運,疼痛減少,飲食增加,身體自復。以后可以每月連服5~7劑或每半月內(nèi)連服4~5劑,以防膽石停留引起復發(fā)。上方已治愈多人,其中有些是手術(shù)后疼痛一再復發(fā),擬再進行手術(shù)治療者。

五、尿路結(jié)石

尿路結(jié)石與中醫(yī)的石淋證基本相同。本病往往引起急腹癥或腎絞痛之癥狀,中醫(yī)認為此病的病機,是由于濕熱下注,蘊蒸日久所致。治療宜用利水通淋法。用方如八正散(車前子、木通、瞿麥、萹蓄、滑石、甘草、梔子、大黃)之屬。單味藥如金錢草已有很多報道,肯定有排石作用,近人多用。我不太贊成多服大劑清利濕熱之藥,原因是往往石未攻下而正氣先傷,因而喜用導赤散加減:金錢草30g,生地15g,廣木香6g(后下),海金沙3g(沖服),甘草3g,木通9g。此方有生地,能利水而不傷陰。若小便刺痛,可加小葉鳳尾草24g,此外琥珀末可與海金沙交替使用。雞內(nèi)金亦有化石的作用,宜研末沖服。對于腎絞痛或腹痛甚者,可當即用拔火罐法治療,其效如桴鼓。痛在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點處(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腹部者,罐放腹部。此法不僅能止痛,而且能使結(jié)石往下滑。我曾治一患者,3次絞痛,拔罐3次后使結(jié)石入膀胱服藥排出。此病雖因濕熱所致,但有些患者,因久服清利之劑,反見虛寒之象,此時的治法則應更改。有些屬氣虛的要在排石藥中重用黃芪;有些腎陽虛的,則需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錢草、琥珀末之類治之??傊?,應辨證而加減化裁,不可執(zhí)一。

六、腸套疊

此病多發(fā)于體胖色白3個月大的嬰兒。體胖色白形似健康,實多屬氣虛體質(zhì),為氣虛脾失健運轉(zhuǎn)樞逆亂所致。治療方法如下。

(1)方藥旋覆花5g,代赭石15g(先煎),黨參9g,炙甘草5g,生姜2片,大棗3枚,法半夏9g。上藥慢煎。服后半小時,繼用下法。

(2)用蜂蜜100ml,加開水200ml,待溫度為37℃時,灌腸。與此同時,用梅花針叩擊腹部腫塊。我曾治2例,1次即愈,效果甚佳。

七、蛔蟲團梗阻

本癥臨床表現(xiàn)多為陣發(fā)性腹痛,多位于臍周,常兼吐蛔,腹部可捫到繩索狀團塊,但易改變形狀和部位。治療可按下法:

(1)花生油或豆油30~40ml,或用食醋30ml,口服或胃管給藥。

(2)針四縫穴。用粗針,每穴入針后捻轉(zhuǎn)1min左右。

(3)上法治療約2~3h后,再服膽蛔湯以驅(qū)蛔。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