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經(jīng)濟半小時》播出《普洱茶再掀炒作風》中記者自言:“據(jù)了解,老班章每年產(chǎn)出的春茶古樹茶只有500、600公斤,這點量根本無法滿足這么多追捧者的需要,因此當?shù)剞r(nóng)戶就拿其他小樹茶葉混在一起,摻假現(xiàn)象在那里司空見慣?!?/p> 央視這么一說,引來無數(shù)不明真相的茶客驚呀! 怎么會有這樣不負責任的記者?! 據(jù)了解和西雙版納古茶園普查資料顯示,老班章古茶園的面積4700余畝。4700畝茶園,即使畝產(chǎn)一公斤也有4700公斤,有畝產(chǎn)一公斤的茶園嗎?就算有,畝產(chǎn)一公斤的茶,賣2000元一公斤真的貴嗎?央視記者:老班章春茶產(chǎn)量僅5、6百公斤,那么畝產(chǎn)春茶僅0.12公斤,也就是說畝產(chǎn)春茶收入僅0.12X2000=240元。貴嗎?實在是太便宜了??! 基于以上報道,我也有一些思考,我認為出現(xiàn)以上的誤解來源有兩個方面:一、對老班章地理區(qū)域的誤解(老班章、新班章、周邊區(qū)域的劃定,該怎么劃定?);二、多少年的茶樹劃分為古樹茶,古樹茶到底在茶友們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其實古樹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高大,幾百年的古樹茶大多數(shù)也只不過2、3米多高,(不要被照片上的參天大樹所迷惑)!實事求是,不要把古樹誤認為小樹,也不要虛夸產(chǎn)量,古樹茶確實不多,也沒有報道的那么少! 百度百科:老班章簡介 老班章始于1476年,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世界茶王之鄉(xiāng)勐??h布朗山鄉(xiāng)老班章村,全村117戶,海拔1700米至1900米,年平均氣溫18.7℃,年均日照2088小時,年均降雨量1341~1540毫米,霧多是布朗山的特點,平均每年霧日107.5~160.2天。老班章喬木古樹茶地4700畝,年產(chǎn)青毛茶僅50噸,老班章村所在地,原生態(tài)植被多樣性文化保存完好,土壤有機質(zhì)豐富,日照足、云霧濃、濕度大,特別適合古茶樹的生長,自古以來,老班章村民沿用傳統(tǒng)古法人工養(yǎng)護古茶樹,遵循民風手工采摘鮮葉,土法:日光曬青,時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內(nèi)少有不使用化肥、農(nóng)藥等無機物,是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tài)的茶葉產(chǎn)地。 從勐??h城到老班章村大約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前面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還算平坦,剩下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則是茂密森林中的狹長小道,顛顛簸簸。車在狹窄的小路行進,車外就是萬丈深淵,搖搖晃晃地前行。這已經(jīng)是前年年初修好的路了,以前這里的路只有皮卡車才可以進來。隨著老班章茶的名聲逐漸高漲,進入老班章村的人越來越多了。 老班章在普洱茶界被認為具有“茶王”的地位。老班章的古樹茶主要分布在老寨周圍,海拔1700米以上,茶樹古老,與森林相伴,生態(tài)環(huán)境好,茶質(zhì)好、茶氣足、山野氣韻強。每年三四月份采茶時節(jié),為防止外面的茶葉流入老班章村,保證班章茶的質(zhì)量和聲譽,村民組織起來在路口值班檢查進入人員,嚴禁外面茶葉進入寨里。 老班章是標準的大葉種茶,因此條索粗壯,芽頭肥壯且多絨毛,其他茶區(qū)的茶很少有如此壯的條索、芽頭,普洱茶愛好者常用“霸氣”來形容老班章的口感,普洱界更有“班章為王,易武為后”之說。 班章村所在地土壤有機質(zhì)豐富,日照足、云霧濃、濕度大,特別適合古茶樹的生長。在10多年前,整個班章村還都是茅草房,但是現(xiàn)在這里到處都是漂亮的二層樓房,這都是班章茶給這個古老村落帶來的改變性命運。 真正的老班章如何辨別呢? 一般認為有芽頭大而金黃的、苦味特重,茶氣重,澀感較輕的茶才是“老班章”,這是一種片面認識。老班章茶有芽頭大也有芽頭細的。其滋味有苦茶、澀茶、甜茶。其實“老班章茶”,不管是苦茶還是澀茶、甜茶,只要是古樹茶,都有一種獨特的“班章味”: 首先是獨特的香氣。老班章古樹曬青普洱茶的香并不是很張揚,嗅之有一種如蜜的韻香,茶底香氣同樣如此,冷嗅香氣厚而持久悠長。 其次是品之滋味厚重,但這個滋味厚重不是以苦澀味重為代表,而是一種復合型的,既有一定的苦,入口也能感受到茶質(zhì)所含的甜,層次的變化十分明顯。 其三是回感特佳??傊浔銡夂穸志茫分涛逗裰?,苦澀味入口即化,口感協(xié)調(diào),韻味豐富,耐泡度高,回甘生津強烈持久。 純正血統(tǒng)的老班章茶氣是普洱茶中茶氣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點是:茶的苦味、澀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略帶密香。香氣純正濃厚、平穩(wěn)、滋味濃烈、有化感、喉潤、兩頰生津作用。 老班章飽和的韻味和老班章村的土質(zhì),樹種,氣候等各方面密不可分的。連距離3公里外的古樹茶都沒有這樣的韻味。老班章村所在地,原生態(tài)植被多樣性文化保存完好,土壤有機質(zhì)豐富,日照足、云霧濃、濕度大,特別適合古茶樹的生長,自古以來,老班章村民沿用傳統(tǒng)古法人工養(yǎng)護古茶樹,遵循民風手工采摘鮮葉的土法:日光曬青。時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內(nèi)少有不使用化肥、農(nóng)藥等無機物,是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tài)的茶葉產(chǎn)地。 2000年后,隨著老班章茶的出名,開始修了一個藍色琉璃頂?shù)恼T,看起來比較普通,現(xiàn)在把那山寨門給拆了,新的門以石建材為主,因為這幾年富了,要修得更加輝煌一些。門樓是哈尼族人文化和信仰的體現(xiàn)。全寨120來戶人家,全部是哈尼族。寨里90%的收入是古茶樹,其他竹筍、野果等也有零星收入。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0萬元,是云南省最富裕的村莊。有人介紹說,村長土六家每年有200萬元的收入,土六并沒有否定,而是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古樹早已分到戶,我家樹多。土六介紹,老班章茶能賣上價,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村民過上了富裕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