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yī)療界有一個重磅消息公布。MD安德森癌癥中心領導的一項多中心研究表明,在檢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基因突變方面,與指南推薦的標準組織活檢相比,名為Guardant360?的液體活檢效果相當,而且可以更加迅速地識別患者是否適合采用靶向治療。在2019年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年會媒體預覽會上,研究人員公布了該研究結果。在非小細胞肺癌中,液體活檢和常規(guī)組織活檢結果相當。 在詳細解讀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和意義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些名詞和概念。 什么是常規(guī)組織活檢? 常規(guī)組織活檢指的是通過介入或手術的手段,取一小塊人體組織,目的是對此進行病理的分析。活檢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起關鍵的作用。 什么是液體活檢? 液體活檢是指利用人體體液作為標本來源檢測獲取腫瘤相關信息的技術。相比于傳統(tǒng)侵入式組織活檢,液體活檢具有依從性佳、標本易獲取、特異性好等優(yōu)勢;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腫瘤異質性,可有效實現精準的腫瘤輔助診斷、實時監(jiān)測、療效評價及預后判斷。因此,液體活檢有望成為癌癥早期輔助診斷、伴隨診斷、治療監(jiān)測及預后評估的理想技術。液體活檢主要包括循環(huán)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環(huán)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外泌體等檢測,其中ctDNA與CTC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兩類液體活檢靶標。 NILE臨床試驗 這項臨床試驗由Guardant Health公司資助,與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合作,目的是比較液體活檢與常規(guī)活檢這兩種活檢方式對檢測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志物是否有差別。 這項Guardant360液體活檢多中心研究納入了282名患者,利用腫瘤游離DNA,共檢測了8種基因突變,其中7項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志物,即ROS1、BRAF、RET、MET、ALK、EGFR和ERBB2基因改變,還有1項預后性生物標志物,KRAS突變。 對于EGFR、ALK、ROS1和BRAF基因突變,美國已經批準了多種靶向藥,其他突變如MET、RET、ERBB2也有相應藥物在臨床試驗中。 結果顯示通過液體活檢,共 77位患者被檢出有相應靶向藥可用,而組織活檢僅檢出了60位。對于193名無相應靶向藥可用的患者,液體活檢發(fā)現92名患者有KRAS突變,而標準組織活檢則只檢出了24人。 在這項研究中,從液體活檢到得出檢查結果平均耗時僅9天,而組織活檢需要15天。 Papadimitrakopoulou醫(yī)生認為,“患者的標準治療中應該納入高度敏感且具有特異性的液體活檢。”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通常是致命的,因此我們最好能夠盡早對患者開始治療,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可以大大縮短從檢測開始到啟動治療的間隔?!?/p> END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