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村天馬遺址 墓葬被盜 在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所屬地區(qū),有一個叫作曲村的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以前,這座小村莊一直默默無聞。誰也沒有想到,九代19位晉侯及其夫人已在這個小村莊的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然而,當考古學(xué)家小心翼翼地揭開這些墓葬時,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八座晉侯墓被盜,殘余物凌亂地散在墓底。 晉侯墓編鐘 共16件 流落香港 在考古學(xué)家痛惜這些失落的珍寶時,這座不起眼的小村莊卻迅速地“著名”起來,不少文物走私者聞風(fēng)而至,以高價收購這些被盜的珍貴文物,這座村莊也因此迅速致富,被人稱為“小香港”。在某位晉侯的墓地中,隨葬有一組精美的編鐘,共16件,可惜其中的一部分在正式的考古發(fā)掘之前,就被盜墓賊竊走,流落香港。 馬承源 重金購回 馬承源(1928~2004),1954年起就職于上海博物館,歷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銅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館館長。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馬承源和他的同事到處征集文物。在長年的實踐中,馬承源練就了一雙鑒定文物的“火眼金睛”,為國家搶救了許多文物!單是在香港,經(jīng)過他手的就有包括青銅器、石刻雕塑、玉器、印章、陶瓷等300多件珍貴文物。 1992年,香港中文大學(xué)張光裕教授傳出一條信息,即香港文物市場上有一套14件的編鐘,鐘上的銘文是鑿刻的。要知道,在殷商、西周時期,因缺少完善的鋼鐵刻鑿刀具,所以銘文都是鑄造成形。這樣的特殊情況,也難怪當其中的14件被人盜賣到香港文物市場上,無論是博物館還是私人收藏家,都認為是贗品,導(dǎo)致長期無人問津。 晉侯蘇編鐘上的銘文拓片 當照片和銘文傳到了上海后,馬承源憑借他多年研究青銅器的經(jīng)驗,根據(jù)僅有的資料,斷定是真品,毅然決定搶救回滬。雖然一件鐘只要6萬,14件一起打包不過百萬,但在92年對于科研經(jīng)費還不充裕的中國來說,也不亞于一筆巨款。 馬承源說:“我當時馬上告訴香港這個古玩店,‘這14件鐘,你不要給別人看’ ,古玩行有這個規(guī)矩,給人看了以后,只有不要了以后,才可以給第二個人看。我跟我的同事們商量一下,這套鐘是了不得的東西,我們趕緊要把它寄回來。大概寄了十二三個箱子,且都是大箱,裝回來了,裝到上海博物館,打開一看,這確實是非常早的晉侯墓編鐘?!?nbsp; 銘文破疑 14件鐘運回上海后,很多專家仍在質(zhì)疑這套“假編鐘”,說馬承源花了大價錢買了套假文物回來。直到1992年8月山西考古挖掘了曲村——天馬北趙晉侯墓地,在主墓室中,出土了不少珍貴青銅文物,其中就有兩件編鐘,上面刻的銘文是:“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鐘”。 晉侯蘇編鐘(現(xiàn)藏于山西博物院藏) 而馬承源買回的鐘,經(jīng)過清洗去銹,內(nèi)壁的銘文顯露出來,上面有著“晉候”二字,同時按照順序排下來,最后一個字便是“萬”,與晉侯墓地出土的兩只鐘連起來,就有了“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鐘”這樣西周時期常見的關(guān)于贊美先祖,祈求平安的文字。 “年無疆,子子孫孫”銘文拓片 連貫的字句,鐘身上的“晉候”二字,都證明了馬承源擲重金買回來的“假鐘”,百分百是擁有千年歷史的西周古物——晉候蘇鐘。 無價之寶 后經(jīng)研究確定:晉侯蘇編鐘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煞譃閮山M,每組8件,大小相次,排編成兩列音階與音律相諧和的編鐘。有銘文355字,首尾相連刻鑿在16件鐘上。鐘上銘文為利器刻鑿而成,筆畫轉(zhuǎn)折處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連刻鑿,筆道才能連起來,刀痕至今非常明顯。這種在鑄造好的青銅器上刻鑿銘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見。 圖為1993年出土的2件小編鐘 更重要的是,經(jīng)過除銹處理后,刻鑿在這16枚鐘上的文字竟然可以連讀!355個字的銘文完整地記錄了在西周晚期某王三十三年,晉侯蘇奉王命討伐山東的夙夷,折首執(zhí)訊、大獲全勝,周王嘉獎賞賜晉侯的史實。 銘文除記載了這次重要的史書無載的戰(zhàn)爭之外,還為我們留下了兩項難得的記錄:一是記錄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方死霸”五個記時詞語。在一件器上有這么完整的時間記錄,前所未有。二是全篇銘文用利器刻出,且筆劃流暢規(guī)正,為我們研究西周晚期的冶金工藝提供了一個新的材料。 除此之外,全套鐘含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調(diào)配出相當?shù)谋憩F(xiàn)力;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以至七聲音階樂曲;中心音域內(nèi)二十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zhuǎn)調(diào),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鐘及架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細微的刻畫,達到了極好的美化效果。 上海博物館 如今,晉侯蘇編鐘作為無價之寶,14枚藏于上海博物館,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2002年,國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中,便有這一套珍貴的晉侯蘇鐘。 責任編輯:子曰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