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喜歡“美食之都”這個看上去艷麗無比的頭銜。
不知道這個頭銜的授予方持什么觀點,按照我的標準,“美食之都”最主要的特征,是對各種美食的同比兼容。
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們,只熱愛餃子,從早到晚除了餃子還是餃子,那么,這里的餃子做得再巔峰,哪怕可以拿諾貝爾餃子獎,也不能叫美食之都,大不了叫“餃子之都”。
在真正的美食之都,熱烈的麻辣和溫柔的甜酸和諧相處,甜黨和咸黨相親相愛。米飯、面包,嗯,還有面條,可以白頭偕老。左邊是法餐,右邊是日料,中間可能是一鍋翻滾的重慶火鍋。
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和不同派系的美食,以協(xié)調(diào)的分布比例,不同的裝修風格,隨機散布在這個城市的街巷之中。
在這個城市,市民們的舌尖一定受過相當?shù)挠柧?。大家從小就學會了分辨細微的味覺差異。他們沒有對單一美食的執(zhí)念,而是熱愛并享受世界上所有的美味,不分國界和派系。
美食之都,這是美食界的烏托邦。
很顯然,重慶不是這樣的城市。
中國也沒有這樣的城市,很可能,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