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間,走在廣州街頭,相信很多人都對(duì)那紅艷艷的木棉花印象深刻。 一陣春風(fēng)拂過,一顆顆盛開的木棉花隨風(fēng)飄落,很快又會(huì)被市民撿起,輕輕地放入隨身的袋子中,等著帶回家和親友分享。 要說廣東人的最愛的祛濕食材排行榜,木棉花絕對(duì)能夠躋身前三甲,更有不少?gòu)V州人認(rèn)為它是No.1。貴為廣州市花,木棉花不僅是點(diǎn)亮了最美人間四月天,更是成為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 為何喜愛木棉花? 當(dāng)然顏值高是一條,這個(gè)也不必說了。但木棉的花、果、根、皮均能入藥用,尤為其花更是可食可藥,這與廣州人務(wù)實(shí)又愛吃的風(fēng)格不要太搭哦。 中醫(yī)認(rèn)為,木棉花味甘、淡,性涼,歸脾、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解毒、利尿、消暑、止血的功效,主治腸炎、泄瀉、痔瘡出血、細(xì)菌性痢疾等胃腸道疾病。 壹 淮山木棉花湯 主要功效:健脾祛濕 適合人群:濕氣重出現(xiàn)頭身困重、腹部脹滿、大便溏泄等不適者。 材料: 干木棉花4朵,淮山2條,白扁豆30g,帶肉豬骨400g,陳皮10g,生姜數(shù)片(3-4人量) 制作方法: 干木棉花及白扁豆、陳皮洗凈后浸泡,淮山去皮切塊備用;排骨切塊洗凈焯水,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1000ml,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煲約60分鐘,加鹽調(diào)味即可。 貳 燈芯草木棉花燉豬心 主要功效:祛濕利尿,清心除煩 適合人群:被回南天的陰雨潮濕困擾的人們。 材料: 燈芯花10扎,干木棉花3朵,炒扁豆30g,豬心半個(gè),瘦肉100g。(3人量) 制作方法: 豬心買回來用清水泡去血水,切大塊焯水,取半個(gè)洗凈切片。燈芯花、干木棉花洗凈,瘦肉洗凈切塊焯水,把所有備好的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慢燉約1.5小時(shí),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叁 木棉茯苓煲豬展 主要功效:清熱、健脾、祛濕 推薦人群:回南天濕氣重出現(xiàn)頭身困重、食欲不佳、大便粘膩、舌苔厚膩等不適者 材料: 干木棉花3~4朵、茯苓20g、薏米30g、白扁豆30g、蜜棗1個(gè)、豬展300g(3~4人量)。 制作方法: 將以上藥食材清洗干凈,豬展切塊,在瓦煲中放入2L清水,把上述材料放入鍋中,武火煮開,文火繼續(xù)煲1~1.5小時(shí),最后調(diào)味食用。 肆 木棉花車前草煲鯽魚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 推薦人群:口干,小便少且黃,大便黏滯難沖等濕熱泄瀉 材料: 干木棉花3~4朵、車前草10g、蜜棗1粒、鯽魚1尾、生姜數(shù)片(3~4人份)。 制作方法: 鯽魚去鱗、內(nèi)臟,洗干凈,少量食油及姜片起鍋,加入鯽魚略煎。將魚及其他材料加入瓦煲中,加水1500ml,武火滾煮15分鐘后改文火煮45分鐘,加食鹽調(diào)味即可,喝湯吃魚肉。 伍 木棉花綿茵陳煲豬橫脷 主要功效:祛濕除困 護(hù)肝健脾 材料: 木棉花50克,綿茵陳10克,蜜棗3個(gè),豬橫脷1條,豬碎骨100克,生姜3片。 烹制: 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剔去豬橫脷的“根”,洗凈;將豬碎骨洗凈。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個(gè)小時(shí),下鹽便可,為3~4人量。 陸 木棉紫蘇利濕湯 主要功效:適用于平時(shí)易“上火”或“濕熱重”的人。 材料: 紫蘇葉10g、綿茵陳10g或木棉花20g,豬瘦肉150g,生姜2~3片,精鹽適量。 方法: 將各物洗凈,豬瘦肉切成小塊,與紫蘇葉、綿茵陳或木棉花、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內(nèi),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約1小時(shí),放入適量精鹽即可。 柒 木棉花炒扁豆煲豬骨 主要功效:清潤(rùn)醇和,能祛濕、利水、健脾,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 木棉花60克、炒扁豆50克、蜜棗3個(gè)、陳皮1/3個(gè)、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方法: 木棉花用淘米水或鹽水浸泡片刻,再與炒扁豆、陳皮浸泡;蜜棗去核;豬脊骨切段敲裂。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shí),下鹽便可。為3~4人量。 更多木棉花湯譜,可點(diǎn)擊下圖查看 ▼▼▼ 吃木棉花,需要注意這些 “去濕茶”、“去濕湯”是廣東地道的健脾化濕食療法,當(dāng)中的木棉花更是廣州市民的摯愛。 木棉花雖然沒有什么毒副作用,但不能自行盲目使用,建議食用時(shí)將其曬成干品,每次用量控制在6~9g為宜。掉在地上的木棉花容易滲入雜質(zhì)、滋生蟲卵,甚至?xí)鹈棺儭R虼?,有蟲斑、霉變的花不能撿。如果自己撿了木棉花,一定要完全曬干,并且在食用時(shí)也要再次仔細(xì)檢查。 考慮到食用的安全性,還是建議大家到正規(guī)的藥店購(gòu)買干品哦。新鮮木棉富含黏液,破壞口感也不宜藥理發(fā)揮。 干品的刺激性更小,更加安全,并且對(duì)分量也比較好把握。 用木棉花煲粥煲湯,再加上燈芯草、茅根、茯苓、淮山、蓮子、茨實(shí)、薏米等輔料,健脾去濕更對(duì)癥。粥煲得時(shí)間長(zhǎng),“米氣”護(hù)胃的同時(shí)也降低了涼性藥效的吸收。但木棉花湯粥不宜經(jīng)常吃,每周最好不超過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