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仁和外語 周琴 西湖語文 2018-04-03 古人常說“開卷有益”,培根也說“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總之就是閱讀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 誠然,閱讀是精神的門戶,思想的基石。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識增長遠遠超過個人接受速度。我們面臨的問題不是不讀書、沒書讀,而是怎么讀、讀什么的問題。 《孫權(quán)勸學》中,孫權(quán)教導不識字的呂蒙面對浩如煙海的經(jīng)史子集“但當涉獵,見往事”;陶淵明在《五柳先生》中自述他的讀書方法“好讀書,不求甚解”;八年級下冊的名著導讀也要求我們指導學生進行選擇性閱讀。今天小編就以《傅雷家書》為例,對如何進行選擇性閱讀做一個探討。 1 選擇什么內(nèi)容來閱讀? 當你遇到一部大書的時候,不一定非得從第一頁一字不落看到最后一頁,尤其當你對這本書并沒有那么濃厚的興趣,又不得不因為種種原因逼著自己閱讀的時候,在這種時候,你就可以采用興趣選擇。但凡是值得一看的書,定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你不妨先讀這部分內(nèi)容。比如小編自己就是一個藝術(shù)的門外漢,所以在《傅雷家書》中談到琴曲的演奏技巧、林風眠的畫作、戲曲的表演這些內(nèi)容時,小編暫擱一邊,而去尋找我感興趣的與人際交往、處理戀人關(guān)系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以問題為導向開展閱讀,就很像我們在大學階段做論文時的閱讀方式了。這時候,我們對這本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因為書內(nèi)容過于駁雜,一時難以理清書到底講了哪些內(nèi)容,與我有何啟發(fā)。這時候采用帶著專題問題再看一次,然后進行梳理就很有必要。以《傅雷家書》為例,傅雷與遠在海外的兒子傅聰書信來往,信中情意拳拳,悉心談及諸多話題,比如生活細節(jié)、人際交往、讀書求學、感情處理等。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整理成文以此加深對《傅雷家書》的理解。 傅雷家書 愛 的 絮 語 傅雷&傅聰 孩子, 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 和顏悅色、滿腔熱血的友情, 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2 怎么開展選擇性閱讀 這里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本介紹閱讀方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莫提默 · J. 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我借助他的觀點,簡單談一點閱讀步驟。 1.先看書名和序言,特別注意副標題,或其他的相關(guān)說明,然后將書在腦海中進行歸類。 2.研究目錄頁,對書的基本架構(gòu)做概括性的理解。 3.從目錄當中挑選幾個感興趣或與主題息息相關(guān)的篇章來讀。如果這些篇章在開頭或結(jié)尾有摘要說明,就要仔細地閱讀這些說明。 1.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么,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么,從內(nèi)容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再重新架構(gòu)出來。 3.確定作者已經(jīng)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再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 1.再一次瀏覽書目,確定哪些與主題相關(guān),就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并找出最相關(guān)的章節(jié)。 2.再讀相關(guān)章節(jié),對主題更加明確,樹立大綱。 3.閱讀與主題相關(guān)的其他書目,通過對比閱讀,加深對該書這個主題的認識。 1.在重要、關(guān)鍵的句子下畫一條線,如有特別重要的段落也可以畫雙橫線,但不宜過長。 5.結(jié)合《傅雷家書》的特點,還可以做一個語錄摘抄本,提取最打動你的文字,旁邊做一些旁批。 3 專題閱讀——《傅雷家書》中的教子之道 另外一點我可以告訴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shù)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沒有變過的原則。你的情形與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xiàn)才算是真正的感激!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赫],Beethoven[貝多芬],Chopin[蕭邦]等等第一,愛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與時間,只能貢獻給你第一個偶像,還輪不到第二個神明。你說是不是?可惜你沒有早學好寫作的技術(shù),否則過剩的感情就可用寫作(樂曲)來發(fā)泄,一個藝術(shù)家必須能把自己的感情“升華”,才能于人有益。我決不是看了來信,夸張你的苦悶,因而著急;但我知道你多少是有苦悶的,我隨便和你談談,也許能幫助你廓清一些心情。 我覺得你的愛情不專,一個接著一個,在你現(xiàn)在的年齡,不算少了。你這次出國數(shù)年,除了努力學習以外,再也不要出亂子,這事出入重大,除了你,對爸爸的前途也有影響的。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傅聰母親) 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正如一個并不調(diào)皮的人耍調(diào)皮而結(jié)果反吃虧,一個道理。 你與她一度感情非常深,為了友誼,你也應該給她寫封信,至少站在朋友的立場上,也應該給她一些精神上的幫助。 你們既然是很好的朋友,你在百忙中終得寫封信給她,安慰安慰她,鼓勵鼓勵她!給她一些勇氣。 抽空給她寫一封信,不一定要長信,給她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夠了! (當傅聰?shù)暮糜雅6鞯卵劬﹂_刀時,作為父親的傅雷寫信給傅聰,信里三次強調(diào)兒子要寫封信給牛恩德,指導兒子在交友上要有行動,不要表現(xiàn)得“薄情”) 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實先考慮周詳,而且不能僅僅5分鐘熱度,憑一時沖動,冒冒失失的做了。 我認為你應該寫信給李凌,報告一些情形,當然口氣要緩和。人家說你好的時候,你不妨先寫上“承他們謬許”“承他們夸獎”一類的套語。李是團隊的負責人,你每隔一個月或一個半月都應該寫信;信末還應該附一筆,“請代向周團長致敬”。這是你的責任,切不能馬虎。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饑渴一般的忙著吸收新東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 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里,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褲袋里。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褲袋里更無禮貌,切忌切忌!何況還要使衣服走樣,你所來往的圈子特別是有教育的圈子,一舉一動務須特別留意。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guī)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 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yǎng)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上,叮叮當當?shù)摹?/span> 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這與群眾情緒大有關(guān)系,應及時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 你對時間的安排,學業(yè)的安排,輕重的看去,緩急的分別,還不能有清楚明確的認識與實踐。這是我為你最操心的。因為你的生活將來要和我一樣的忙,也許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時間與區(qū)別事情的緩急先后,你的一切都會打折扣。所以有關(guān)這些方面的問題,不但希望你多聽聽我的意見,更要自己多想想,想過以后立刻想辦法實行,應改的應調(diào)整的都應當立刻改,立刻調(diào)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擱。 希望你對實際事務多注意些,應辦的即辦,切勿懶洋洋的拖宕。夜里擺龍門陣的時間,可以打發(fā)不少事情呢。寧可先準備好了再玩。 無論如何要克制,以前途為重,以健康為重。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補足功課,這個對你精力是有妨礙的。還是以練琴的理由,多推辭幾次吧。寧可空下來自己靜靜的想想,念一二首詩玩味一下。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時間不跟人出去,做成了習慣,也不會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誰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不是安排得嚴密,像你這樣要弄壞身體的,人家技巧不需苦練,比你閑,你得向他們婉轉(zhuǎn)說明。 讀俄文別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頭來過,犯不上。一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像應付考試般臨時強記是沒用的。現(xiàn)在讀俄文只好求一個概念,勿野心太大。主要仍須加功夫在樂理方面。外文總是到國外去念進步更快。目前貪多務得,實際也不會如何得益,切記切記! 你別把俄文學習弄成“突擊式”。一個半月之間念完文法,這是強記,決不能消化,而且過了一晌大半會忘了的。我認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點,學得慢一些,但所學的必須牢記,這樣才能基礎(chǔ)扎實。貪多務得是沒用的,反而影響鋼琴業(yè)務,甚至使你身心困頓,一空下來即昏昏欲睡?!@問題希望你自己細細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決心更改方法,與俄文老師細細商量。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 你近來忙得如何?樂理開始沒有?希望你把練琴時間抽一部分出來研究理論。琴的問題一時急不來,而且技巧根本要改。樂理卻是可以趁早趕一趕,無論如何要有個初步概念。否則到國外去,加上文字的困難,念樂理比較更慢了。此點務要注意。 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別的方式),比著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彈琴不能徒恃sensation[感覺],sensibility[感受,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變。從這兩方面得來的,必要經(jīng)過理性的整理、歸納,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靈,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4 編者小語 |
|
來自: 天一角458 > 《學習方法技巧及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