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熬夜,我們已經(jīng)講過多次,但總有一些朋友明知故犯。統(tǒng)計顯示,熬夜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代人的通病。既然這一問題在短期內(nèi)無法消除,我們能做的唯有將它的危害降至最低。So,熬夜過后,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1、幾點算熬夜? 古人將一日劃分為12個時辰,亥時(21點-23點)三焦經(jīng)當令,三焦通百脈,人應該進入睡眠狀態(tài);寅時(3點-5點)肺經(jīng)當令,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至百脈,迎接新一天的到來。寅時過后是卯時(5點-7點),人體陽氣開始涌動,應該起床。 所以,放寬了說,如果人到了23點仍然沒有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就算熬夜。而人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需要一個過程,建議最好在21點就睡下,最晚22點30分必須上床休息。 2、熬夜,傷陽又失血! 我們都知道,熬夜會耗傷陽氣,不過它的危害可不僅止于此,還會導致失血。留心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熬夜的人,大多有血虛無力的癥狀。這是為什么呢? 撇開脾胃因素不談,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談——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也就是說,造血由骨髓系統(tǒng)負責,而骨髓由腎所主。 腎什么時候工作效率最高呢?就在晚上9點到凌晨3點,造血基本都集中在這個時候。此時不睡覺,腎就沒法兒主骨、生髓、生血,時間長了,肯定血虛。 長期熬夜危害有多大?有人對此做了形象形容——3天熬夜,體虛脫形;10天熬夜,脫發(fā)尿頻;3年熬夜,氣虧血損,百病纏身,起碼少活20年! 中醫(yī)也從睡眠的角度對此予以論證:精于此道者,氣足而體??;暗于此道者,血虧而色衰。還有過這樣一個調(diào)查:百歲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亥時入睡,卯時起床。 3、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老子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通俗來講,晚上睡覺就是充電(補充陽氣)的過程,白天工作就是放電(消耗陽氣)的過程。陰陽各半,缺一不可。 顯然,到了晚上,在最應該充電的時間段不充電,還在持續(xù)放電,電量從哪里來呢?只有透支了。一次兩次,偶爾為之還算湊合,但若經(jīng)常如此,問題就大了,早晚會把電量耗盡,出現(xiàn)健康問題。 晚睡傷陽氣,晚起同樣如此。 很多人都覺得:熬夜有啥可怕,我補覺不就行了?實在不行,放縱自己睡到自然醒唄! 殊不知,這樣會抑制陽氣在白天的生發(fā),人會愈發(fā)昏沉。 古人將一天的時間按照春夏秋冬來劃分,早晨為春、日中為夏、日落為秋、半夜為冬。 卯時(5點-7點)人體陽氣開始涌動,此時起床少陽(指初生的太陽)得以生發(fā),是調(diào)動陽氣的最佳時機。一般而言,春夏晚睡早起,建議在5點-6點起床,秋冬早睡晚起,建議在6點-7點起床。總之,要趕上胃經(jīng)當令之時(7點-9點),吃上一頓熱乎的早餐。 所以,晚上不睡會耗傷陽氣,早上不起會封殺陽氣,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如果一不小心晚睡了,還是要按照正確的時間起床,如果實在困倦,可以先起床活動10-30分鐘,而后吃早飯,再躺下睡回籠覺。此時體內(nèi)陽氣已經(jīng)生發(fā),睡覺不受影響。 4、睡眠之貴,貴在“有時” 睡眠不是想怎么睡就怎么睡,而是貴在“有時”。什么是“有時”呢?簡單來說,就是做到兩點: 1、亥時(21點-23點):進入睡眠狀態(tài)。 此時入眠,百脈才能得到濡養(yǎng)。因為天地之間的陽氣在晚上潛藏,天人相應,人體在這個時候也需要藏。人體最好的藏的狀態(tài)是什么呢?就是睡眠。在正確的時間睡眠才能養(yǎng)精蓄銳,讓陽氣得到補給。 2、子時和丑時(晚上23點-凌晨3點):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 子時膽經(jīng)當令,中醫(yī)理論認為:“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于膽”,“膽為少陽,少陽不升,天下不明”。 如果子時睡眠質(zhì)量不好,第二天少陽之氣就無法升起,還會造成膽汁新陳代謝不利,誘發(fā)貧血、供血不足。膽虛上不明目,血虛下不養(yǎng)筋,就會出現(xiàn)目倦神疲、腰膝酸軟之癥。 丑時肝經(jīng)當令,白天人體工作、學習、思考,耗費氣血,到了晚上肝臟就需要回血,怎么回血呢?——“人臥則血歸于肝”,唯有在深睡眠狀態(tài)下,回血效率最高! 這時,一則容易把有毒的血過濾掉,二則容易產(chǎn)生新鮮血液,人就不易生病。反之,如果子時和丑時還未入睡,肝膽就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加上膽無法更換膽汁,各種肝膽疾病就會發(fā)生?!案尾缓?,未老先倒”,什么疾病就都會找上門來。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晚上9點到凌晨5點,是人體細胞休養(yǎng)生息、推陳出新的最佳時間段。此時睡眠,才能讓身心得到充分休養(yǎng),才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可見,無論是傳統(tǒng)中醫(yī),還是西方醫(yī)學,都證明:睡眠質(zhì)量與時間段密切相關(guān)。一旦錯過了這個“金不換”的時間段,怎么補也補不回來。 5、長期熬夜的必選補救措施:艾灸! 首先,我們要提出的是:熬夜過后,必須補覺!補覺的最佳時間段是午時,即11點-13點。此時入睡,效果最好,即便沒有睡著,也可以放松呼吸+閉目靜坐,也能達到養(yǎng)神的效果。 注:即便沒有熬夜,中午也應小睡半個小時,午睡被稱為美容覺,養(yǎng)顏效果明顯。 不過,對于長期熬夜的人來說,單單補覺是不夠的,還應加上艾灸! 上文說了,熬夜最傷陽氣,而“天下補陽,灼艾第一”,故而,艾灸可以說是長期熬夜族的必然選擇,也是最佳選擇。論補陽,還有哪種方法能敵得過艾灸呢。 建議艾灸以下穴位: 1、睡眠質(zhì)量不好,可在睡前艾灸百會穴、安眠穴、心俞穴,具有促進睡眠、寧心安神的作用。 百會穴——灸之,可以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管彈性、增加腦血流量,加速大腦功能和腦細胞代謝的恢復,改善睡眠質(zhì)量。 安眠穴——位于項部,在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之中點。灸之,可以調(diào)理失眠,此外,對于頭痛、眩暈、心悸、煩躁等都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 心俞穴——灸之,具有寧心安神、理氣調(diào)血、寬胸通絡(luò)的作用,能調(diào)理失眠、健忘、驚悸等問題。 2、長期熬夜引起的傷陽及失血,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為“諸陽之會”,位于背部的最高點,背部屬陽,而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jīng)的交會穴,被稱為“陽中之陽”,灸之可生一身之陽。 命門穴——督脈上的陽穴,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也是腎陽藏身之處,灸之能培元補腎、強健腰脊、補陽通絡(luò)、防治百病。 神闕穴——任脈上的陽穴,與命門穴前后相連,陰陽和合,灸之能益氣補陽、溫腎健脾、溫通經(jīng)絡(luò)、調(diào)和氣血、扶正祛邪。 關(guān)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所,為歷代醫(yī)家公認能起死回生的重穴,灸之能培腎固本、調(diào)氣回陽、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膈俞穴——八會穴之一,血會膈俞,主管全身血液,是真正的“補血之王”,長期熬夜導致血虛,必灸膈俞!如果能搭配艾灸血海和三陰交,補血效果更好! 人只喝水,不吃飯,可以活上一個星期甚至更久,但如果讓一個人整天整夜不睡覺,過不了兩三天,人就會崩潰甚至死亡——不睡覺,傷陽又失血,其結(jié)果就是“陰陽離決”。 所以,在晚上9點到凌晨5點這8個小時的黃金時段,你熬夜了失眠了,就是有悖天道,身體離垮也就不遠了。 古人云:“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作為第一大補,必須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重視。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必須長期熬夜,小編只有兩個建議:第一,換工作,第二,艾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