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的營養(yǎng)與膳食是增進老年人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 大家都知道要活就要運動。老年人經(jīng)常爬山、打太極、跳舞等,按理說身體應該很健康,但還是有疾病找上門。 有的人就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剛開始運動時,確實身體變健康,體質(zhì)更好了,感冒等疾病也少了??稍偻?,即便多鍛練,醫(yī)院卻沒少跑。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很可能是重運動輕食療所導致的。有 一部分中老年人每天花幾小時運動,可飲食上卻隨隨便便,偏食、多食等等現(xiàn)象比較嚴重。 其實,合理的營養(yǎng)與膳食是增進老年人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營養(yǎng)不當會影響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降低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老年人身體狀況 1、器官功能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便沒有出現(xiàn)器質(zhì)性疾病,臟器功能或多或少都會發(fā)生衰退,功能也大不如前。 2、消化吸收能力減弱 老年人飯量減少,胃腸黏膜已發(fā)生了退行性變化,胃酸及各種消化酶的分泌逐步減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且上了年紀后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3、新陳代謝變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中年后期,分解代謝多大于合成代謝,導致體重漸漸下降,精力逐漸衰退。 新陳代謝能力降低,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時間延長,勢必造成氣血阻滯,影響身體健康,且人體的“自愈”功能也會降低,疾病的恢復時間相對更長。 4、供血不足 老年人相對怕冷,穿的衣服也較多。隨著年齡增大,氣血會逐漸虧損,血容量減少,出現(xiàn)四肢供血不足的癥狀。 當運動后,四肢會暖和起來,四肢血液供應充足。但在這時,心臟、大腦等這些對血液供應需求量大的臟器,就會相對缺血。運動并沒使血容量增多,而是使血液重新分布,長時間的過度運動,老人就會出現(xiàn)頭昏、心慌、氣短、虛汗等心腦缺血的癥狀。 要運動更要注重營養(yǎng)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有時候營養(yǎng)比運動更重要! 老年人除適度運動外,重點應放在用食療調(diào)補身體上。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zhì)、補足氣血,使全身各個臟器隨時都能有充足的供血,這樣才能減少心腦疾病的發(fā)生,延年益壽。 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食療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吃些易咀嚼消化的食物 ![]() 老年人日常飲食盡量吃些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zhì)、補足氣血,使全身各個臟器隨時都能有充足的供血,這樣才能減少心腦疾病的發(fā)生,延年益壽。 日常飲食盡量吃些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年齡增大,牙齒大多數(shù)已動搖或脫落,咀嚼困難,因此食物切細、煮爛、做軟,以利消化吸收,不宜吃堅韌的食物。 2、營養(yǎng)均衡不可偏食 蛋白質(zhì)、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這些營養(yǎng)素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yǎng),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醫(yī)生建議,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每周吃到25種食物。 飲食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yǎng)平衡。一旦長期偏食就會造成某種營養(yǎng)缺乏而導致疾病。 3、攝入有節(jié)細嚼慢咽 首先要控制碳水化物的攝入量,米、面要比一般成人少食些;其次脂肪對心、肝不利,所以也要少食。 并且,老年人飲食要有規(guī)律,盡可能少食多餐。不饑餓,不過飽,要定時定量。注意細嚼慢咽,減少腸胃負擔。 4、做法清淡 另外做法上必須少油少鹽,還應在食物的加工上多采用清蒸、燉等方式,少用油煎炸等烹調(diào)方法。如飲食過咸,攝入鹽量過多,易造成高血壓等疾病,進而影響心腎功能。 多吃粥,可常用紅棗、桂圓、核桃仁、白果、山藥、板栗、空心蓮子、松子仁換著煮粥吃。 5、注意餐后養(yǎng)生 《千金方》中提到“食飽令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數(shù)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則食易消,益人無百病。飽食則臥,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 飯后半小時以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稍稍按摩肚子也有助于消化,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日常的鍛練是必須的,但營養(yǎng)上也要跟上去,才能真正延年益壽。 |
|
來自: 寂寞的牧羊人 > 《長壽/抗抗衰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