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位 1.1 平臺定位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于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即一種網上團購的模式,以團購價來購買某件商品。 比如,一件衣服正價58元,通過拼團只要39元就可以購買。用戶可以將拼團的商品鏈接發(fā)給好友,如果拼團不成功,那么就會退貨。許多人在朋友圈、微信群發(fā)帶有拼多多團購的鏈接,使其通過社交網絡實現(xiàn)了裂變式增長。 1.2 核心理念 “社交”+“電商”。 在拼多多App的社交電商模式中,任何人都可以發(fā)起團購,動員身邊的人購買,這種模式下,用戶的參與感就很強。在這個模式下,任何人都能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都是一個KOL?;谑烊松缃坏碾娚棠J?,也解決了信任的問題。 1.3 參與用戶 ①主動發(fā)起團購的團長 希望以低價買到自己所需商品,因而愿意拼團分享的主動用戶。 ②收到邀請的參團人員(家人、朋友、同事等) ③平臺商家 對于中小賣家而言,更加關注流量和精準用戶。通過拼多多可以帶來更多的流量及更精準、更活躍、更優(yōu)質的目標群體,產生更高的粘性,從而引出更高的復購率、轉化率和留存率。 1.4 主流電商模式盤點 二、運營模式 2.1 拼團模式 “社交+電商”的傳統(tǒng)玩法是,在社交平臺增加一個商城插件,或在電商的基礎上增加“社群”“通訊”功能。比如,微信內置京東的webapp。 但拼多多卻將電商和社交真正融為一體,為了達成交易,參與者必須參與到社交游戲中。流程如圖: 2.2 拼團優(yōu)勢 傳統(tǒng)團購,比如百度糯米、拉手網,并沒有人數(shù)限制,1個人買和100人買都是同樣價格,只是一種簡單的折扣銷售。 而拼團是:買家人數(shù)達到一定數(shù)量優(yōu)勢,賣家價格有足夠吸引力。雙方共同吸引,最終成交。而拼團過程中,消費者為了達成目標,會形成一個“自媒體”,主動幫商家推廣,真正實現(xiàn)病毒式傳播。 拼團需要兩方面因素:一是價格吸收顧客;二是有足夠大的社交平臺提供分享。 而拼多多依附微信(社交),低入駐費吸引上游賣家(低價),恰好具備這兩點。 2.3 拼團劣勢 ①長遠來看,拼團的購物模式并不符合用戶的消費習慣,也增加了購物成本; ②拼團的商品更適用于小金額高頻次的商品。比如水果、化妝品、日常生活易耗品。 二、盈利模式 3.1 為什么這么便宜? 拼多多獨有的商業(yè)運作模式成就了它的低價性。拼多多主打“拼團購物”理念,其購物形式是采用和親人、朋友等一起拼團的形式來購買商品。 比如,一件商品,如果單賣,要100元;但是如果達到20人購買的話,就可以便宜一點,比如80元。 3.2 “團購+微分銷” 拼多多既有團購的概念,也有淘寶分銷的概念。 微分銷玩法:如果你成為我的分銷商,你分銷的用戶購買商品,你就有返利,依此類推,一般到三級。 3.3 拼多多未來盈利模式 ①抽成+賬期 美團、餓了么、滴滴等,曾經O2O創(chuàng)業(yè)風口的幾乎所有產品的盈利模式都是傭金+賬期。 ②廣告(CPC、CPM等) 阿里媽媽,淘寶直通車、搜索排名、首頁廣告位展示等等都是電商的盈利模式。 ③品牌曝光廣告 比如,與品牌商合作進行“一元奪寶”類活動,參與者需要完成拼團才能夠進行抽獎,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得到了大量曝光。 ④商家保證金 特殊類店鋪比如像海淘館、母嬰館等店鋪繳納商家保證金也將成為未來盈利模式之一。 |
|
來自: 親斤彳正禾呈 > 《科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