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早市,北京人對它真是情有獨鐘, 逛早市真的是成為了一段時間內(nèi), 咱北京人的一大樂趣。 為什么呢? 因為啊,北京早市的早 正好符合咱以前北京人愛早起的習慣, 誰也沒聽說北京人喜歡夜生活的。 早市,在咱北京也叫“曉市” 以前北京城的早市: “絕對是天不亮不開,太陽升到一竿子就閉市。” 有人說,怎么就升到一竿子就閉市了呢? 劉一達曾寫過咱北京的早市, “曉市,一般都挨著城根兒或壇根兒, 如崇文門外的東曉市,離天壇不遠; 德勝門外的曉市離城門樓很近?!?/span> 80-90年代,小編小時候一到周末就逛 東華門筒子河早市, 這要算起來,可是最最最正宗的城墻根啦! 這逛早市,體現(xiàn)了一個逛字兒, 北京人愛熱鬧,不買,看看,聊聊,也樂呵。 以前北京人,起得早, 正好借著逛早市鍛煉一下身體; 都住附近,經(jīng)常碰見街坊熟人閑話幾句, 北京人就好聊個新聞熱點,正好交流碰撞; 買東西還要跟小販砍砍價兒、多繞上一點兒, 逗逗悶子,在三五毛錢中找點樂趣, 這些真是特“北京”。 《皇城根下論短長》1992年北京故宮東華門農(nóng)貿(mào)市場 張居生攝 并且這北京早市上的蔬菜、瓜果 也好像比平時的要便宜,還新鮮! 能隨便挑,沒有國營態(tài)度, 多給你一根兒蔥一頭蒜的, 還挺舒心的, 一早上逛下來, 您別說尤其禮拜天這一大家子的菜買好了, 臨了,回家路上還能捎回早點 您說這多好不是。 只是可惜,這幾年,北京大規(guī)模整頓市容市貌, 許多不規(guī)范的農(nóng)貿(mào)市場、早市被撤銷。 早市是北京最有人情味兒的地方, 那么,北京現(xiàn)存的早市還有那些呢? 現(xiàn)在的新民菜市場就是原來的新民早市, 位于鼓樓外大街68號, 算是當時北京第一批菜籃子工程的掛牌市場。 也是北京的老牌市場了。 最初它是個露天市場, 后來起了大棚,在六鋪炕,鼓樓橋, 現(xiàn)在整個搬進了小樓,成了封閉式菜市場。 年底的時候又進行了升級改造, 早市時間: 每天早上6點就開門,營業(yè)到中午11點半。 住在北京的市民,不論遠近, 都愛來這里買菜購物, 如果您想不費腦子就能買到好東西, 那就跟著常來的北京大媽一起買。 早市里幾十個、上百個菜攤, 哪個攤兒菜好?北京大媽全知道! 熟食,主食應有盡有 這豆包甚至比南鑼那家還好!不排隊 作為二環(huán)邊上最熱鬧,最齊全的露天早市, 沒被取締也真的是萬幸。 工體早市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開市了, 中午12點——1點閉市, 晚去一分鐘看門保安都不讓你進, 有經(jīng)驗的大爺大媽都是趕在閉市前十分鐘進去, 因為那個時候菜價最便宜。 整個市場,也就四五排攤位, 以經(jīng)營蔬菜水果,干果炒貨居多, 也有少量的 餐具瓷器,服裝鞋襪,床上用品,家居小配件,布料等, 價格比超市和周邊市場要低些。 工體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段,能有一個品種多, 果蔬鮮,價格還親民的早市存在的確十分難得, 很有城市的煙火氣。 早市和超市不同,在這里攤主們是允許試吃的, 尤其是幾位主顧都在猶豫的時候, 攤主會熱情地招呼試吃。
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買點鮮花還真不錯! 看看圖上的字,就知道這位大爺很幽默 在龍?zhí)逗鏖T的北邊,馬路把角兒。 早晨6:00開市,12:30左右就都收攤了。 這個市場很大,有三個大廳, 蔬菜水果、魚肉蛋奶、副食調(diào)料、 轉爐瓜子、糕點咸菜、面條烙餅全都有, 甚至還有個賣狗糧的攤位。 想吃點新鮮口味,來龍?zhí)逗缡袦叔e不了, 滿足你在自由購物空間難以割舍的情結。 下面這三種蔬菜都認識吧。 這是四棱豆,也叫龍豆,一包幾塊錢,夠炒一盤的。 秋葵和蘆蒿,也是好菜,就看您會不會做了 水產(chǎn)柜臺是龍?zhí)对缡械囊淮筇厣?/span> 各種河魚、海魚都有,也有龍蝦、帝王蟹。 您看這鱸魚,活蹦亂跳,按大小分堆,一條15塊、18塊、20塊不等。 這賣魚的師傅怎么看著有點眼熟?想必咱都認識吧! 這個肉攤可是有來歷,您看,還能代客加工灌肉腸。 對了,逛早市還有一個竅門, 趕中午收攤的時候去,很多攤位就甩賣了…… 北京人對早市有一種獨有的情懷, 和人愛打交道,就這種特有的生活氣息, 真的讓人難以忘懷, 各位瓷,周末早起會兒, 咱也再逛次早市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