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看到一條新聞: 浙江楊女士的兒子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師批評“太好動”,到醫(yī)院一查,竟是鉛中毒導致的。 更意外的是,楊女士一家五口都被查出了鉛中毒,最后發(fā)現(xiàn),“罪魁禍首”竟是家中祭祖時用的含鉛的錫壺。 都說“病從口入”,不想得病,食品安全很重要,但天天跟嘴巴親密接觸的餐具,很多人卻不在意。用不對,輕則傷肝腎,重則招來癌癥! 常用這種碗,小心招來白血病、癌癥它就是——仿瓷碗。 仿瓷碗的外觀像瓷,但質地輕、不易碎,很多餐館、有小孩的家庭都會使用,但這種碗?yún)s存在致癌的風險。 一些劣質仿瓷碗在高溫下會釋放高含量的甲醛。甲醛已被列為一類致癌物,長期接觸,可引起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白血病,甚至是癌癥。 有相關機構做過實驗:用劣質仿瓷碗盛開水和熱油,出現(xiàn)了甲醛嚴重超標的情況。 不過,仿瓷碗并非用不得。只要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怎么判斷仿瓷碗是否合格呢?
但要注意,即使是合格的仿瓷碗,最高也只能承受120℃的高溫。一旦超過,同樣會釋放甲醛。所以千萬不要用它裝高溫食物,或者放進微波爐加熱。 那其他材質的碗如何呢?推薦指數(shù)由高到低分別是: 陶瓷碗、玻璃碗>竹木碗>搪瓷碗>鋼碗>塑料碗 這種筷子是致癌“元兇”,趕緊扔掉!市面上賣的筷子也是五花八門,陶瓷、塑料、竹木……各種質地的筷子,到底哪種好呢? ★塑料筷子 用起來輕便,款式、花紋多樣,很多家庭會買來給孩子使用。但是,塑料遇熱易變形甚至融化,艷麗的顏色可能含有害物質,不建議經常使用。 ★陶瓷筷子 陶瓷筷子手感好,不燙嘴,不易滋生細菌,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最好選純白色無圖案的,如果有圖案,最好選擇釉下彩的。 ★不銹鋼筷子 最大的優(yōu)點是清洗方便、易消毒,但太滑又重,用起來不方便。購買時注意不要選擇201型號,這種不銹鋼含鎳比例低,耐腐蝕性差,還可能含有重金屬。 ★竹木筷子 竹木材質的筷子,取材天然,無毒無害。比起木筷子,竹筷子的表面不易產生劃痕,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有些竹木筷子外層帶有彩漆,這種就不推薦了。因為這層漆可能含有鉛及苯等致癌物,遇熱會揮發(fā),磨損后也容易脫落。 既然說竹木材質的筷子好,那就能一直放心用嗎?不,用久了,它也可能致癌! “超齡”筷子可能藏匿著很多致病菌,如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甚至是致肝癌的“元兇”——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危害極大,屬于一類致癌物。 那么用多久需要換呢? 普通竹木筷子,保質期一般為3~6個月。如果環(huán)境潮濕,即便用不久,也可能發(fā)霉。 Tips:筷子出現(xiàn)變色、長斑(霉斑)、彎曲變形、發(fā)出酸味等情況,說明已經變質。特別是筷子頭,一旦顏色變深,就要立馬換掉。 用這種杯子喝水,有毒傷肝腎!每天用來喝水的杯子,同樣和健康密切相關。玻璃杯、陶瓷杯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下面這幾種就不推薦了: 1. 彩瓷杯 陶瓷杯材質安全,能耐高溫,但盡量不要用涂有彩釉的杯子,尤其是內壁。 當遇到開水和酸、堿性偏高的飲料時,彩釉中的鉛、鋁等重金屬有毒元素容易析出,會隨著飲料直接被喝下去! 如果還是想買彩瓷杯,那也不要買釉上彩的。摸起來凹凸不平,用指甲摳一摳會脫落,這種就堅決不能買。 2. 劣質塑料杯 一些劣質塑料杯,遇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選購時一定要認準是否有QS標志。同時底部的小三角符號也能幫助判斷:
3. 破損搪瓷杯 搪瓷物品不含鉛等有害物質,可以放心使用。 搪瓷杯不易破碎,但磕碰總是難免的,如果出現(xiàn)破損,就要果斷扔掉了,因為搪瓷杯破損后易析出有害物質。 至于那些一次性紙杯、筷子、塑料碗等,如果質量不過關,對人體的傷害更不用多說。而質量如何,肉眼難以判斷,所以還是盡量少用為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