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喜歡項羽,覺得失敗的英雄還是英雄,而且是一個悲壯的英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币驗槌錆M悲劇色彩,項羽似乎更加男人氣概,更加讓我們血脈賁張,壯懷激烈。 但今天我不這么想了,我更欣賞劉邦,欣賞這個泗水亭長。高祖持劍入咸陽,炎炎紅日生扶桑。不是因為他一介貧民,最終獲九五之尊,而是因為他活得太有趣,太瀟灑了。 一是貧寒之中有自信。 劉邦出身寒門,但他游手好閑,不事稼穡。他老爹天天罵他,沒有他二哥會種田,但罵也沒有用。劉邦認為他天生就不是一個種田的的人。他游手好閑,常常賒酒喝,欠了一屁股債,但他并不唯唯諾諾,還像是人家大爺。 后來劉邦想考公務員,沒考上。最后撈了一個泗水亭長,參照公務員標準,但他干得有模有樣,并且從中得出如何獲取民心。在劉邦眼里,王侯將相并非天生的貴種??吹角厥蓟食鲇?,劉邦只說了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 當時劉邦所在的沛縣縣令,正好有一個好朋友呂公來寄居。全縣的馬屁精都來恭賀,按照賀禮多少安排座位。劉邦腆著肚子就去了,隨口胡說,賀錢一萬,其實他一文不名。 呂公聞言大驚,一端詳劉季,眼光就挪不開了,覺得劉邦絕非凡人。呂公忘記了劉季欺騙的一萬賀禮,不僅讓劉邦坐最尊貴的位置,還單獨留下劉邦。想把自己奇貨可居的寶貝女兒要嫁給劉邦。這個女兒就是沛縣縣令替公子求婚,呂公都堅決不答應的。這個女人就是呂后,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紅顏女子之一。 我最佩服劉邦的,就是不在意你是什么官位,不在乎自己是否貧窮,更不在意別人如何評價。反正就是我自己看得起我自己,寵著我自己,因為我是我的主宰,我知道自己的價值。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還有誰會信任你呢? 二是成功之后能清醒。 后來劉邦造反,要干就干一票大的,說不定能弄個皇帝干干。慢慢目光遠大起來,但劉邦好色,管不住下半身。攻下函谷關之后,他就興沖沖進宮準備好好爽一爽,但張良不答應。劉邦就忍了,約法三章,把欲火澆滅。 劉邦可能是最愿意聽從建議的人,甚至到了不要臉的地步。他的這一優(yōu)點被他后裔劉備所承繼。 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高高興興去了長安。 楚河漢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養(yǎng)生息。張良說,什么條約不條約,要立馬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他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關鍵時候,如果沒有韓信死心塌地的幫忙,絕對成就不了大業(yè)。 但這是勝利之前的清醒,不值為奇。 劉邦讓我驚嘆的是,是勝利之后的清醒。高祖回鄉(xiāng),不是得意忘形,反而唱出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憂患意識。 南宮置酒更是一次經(jīng)典的課后反思。劉邦如同一個剛剛從優(yōu)質(zhì)課中走出來的老師,問大臣:“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大家不要隱瞞,直接說。為什么我這堂課上得好,項羽把課上砸了? 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劉邦笑道:“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糧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高起和王陵認為“與天下同利”是主因,劉邦則認為,一是“與天下同利”,二是“能用人杰。” 同樣關注到人的因素,劉邦的見識遠遠高過前兩人。對于一個開過國君來說,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只是借助別人力量,這是需要非凡勇氣的,簡直了不起的壯舉。 真正能夠考驗一個人的不是失敗,而是成功。我們常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成功也是失敗之母。勝利最容易沖昏人的頭腦,成功的鮮花和美酒,最容易迷醉人、打倒人。 但劉邦及時反思,不斷反省,這種大氣魄非一般人所能有。劉邦之所以得天下絕非偶然,劉邦成為老人家最崇拜的國君也不是蓋的。 三是生死之間能豁達。 劉邦這個人非常有趣,他老爹經(jīng)常罵他,說他不像二哥一樣會勞動,會置產(chǎn)業(yè)。劉邦做了皇帝之后,大宴賓客,特意把他老爹和二哥都請過來。 席間,劉邦威風八面,大臣山呼海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眲钔蝗粏査系骸澳硺I(yè)所就,孰與仲多?” 就是說:“我所置下的產(chǎn)業(yè),和我二哥比,哪一個人更多?”群臣大笑不止,一家人歡天喜地。這就是劉邦的幽默。 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劉邦在生死之間的幽默。正是這一點改變了我對劉邦的看法,覺得他不僅是一個好皇帝,還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劉邦親征淮南王英布,本來年過花甲,又在交戰(zhàn)中被流矢射中,返程時就病得很重了?;貋砗髣畈幌胍娙耍稍诨蕦m之中,詔令武士不得讓群臣進入。群臣中如周勃、灌嬰等人都不敢進宮。這樣過了十多天,樊噲推開宮門,闖了進去,后面群臣緊緊跟隨。看到劉邦枕著一個宦官躺在床上。 樊噲等人見到劉邦之后,痛哭流涕地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 劉邦聽此,霍然而驚,笑著從床上爬起來。 之后病情惡化。呂后請了良醫(yī)為他醫(yī)治,劉邦詢問病情,醫(yī)生進言:“病可治。”劉邦聽了不但不高興,還罵醫(yī)生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不愿繼續(xù)治療,賜給醫(yī)師五十斤黃金,令醫(yī)師離去。 之后呂后問劉邦:“陛下去世后,蕭相國如走了,讓誰來代替他?” 劉邦說:“曹參可以代替?!?/span> 呂后問還有誰,劉邦說:“王陵也可以。但王陵稍稍笨了點,陳平可以幫助他。陳平智慧有余,但難以獨撐大局。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梢宰屩懿鎏??!?/p> 呂后再問,劉邦笑著說:“這以后,也不是你會知道的?!?劉邦的意思是,老伴兒,那時候你也早已不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這是我看到過最好玩的一段對話。普通人尚且畏懼死亡,九五之尊的皇帝不是更應該懼怕死亡?但劉邦偏偏安之若素,平靜對待死亡,還能和呂后調(diào)笑,真讓人大開眼界。 一介草莽,起于泗水亭長,提三尺劍,誅暴秦,平霸王,安天下,開有漢四百余年之基業(yè)。劉邦的成功,除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外,更與他超強的自信、清醒的頭腦、不拘小節(jié)的大度分不開的。 漢武帝劉徹說:“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span>劉邦,不就是這樣的非常之人?成就的不就是這樣的非常之功? 與清風舞,共明月醉 投稿:wkd001@126.com 合作:heimawangzi1424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