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 中國古代最顯赫的十大名門望族:一、隴西李氏 ;二、趙郡李氏;三、弘農(nóng)楊氏;四、太原王氏 ;五、瑯琊王氏 ;六、陳郡謝氏 ;七、清河崔氏;八、滎陽鄭氏;九、范陽盧氏;十、太原溫氏。 魏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國家選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導致門閥士族壟斷了政府的重要官職,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士人中,又出現(xiàn)憑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顯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為士族。他們又通過大族之間互相聯(lián)姻,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構(gòu)成了一個門閥貴族階層,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權(quán)制度,即"門閥政治"。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