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缺少運動、吃的多、熬夜、壓力大,時間長了會使得腸胃消化功能受阻,脾胃水分代謝失調,造成濕氣堆積體內。人體內濕氣過重,不但會影響身體健康,易發(fā)胖長痘等,嚴重的話還會引發(fā)高血脂、風濕關節(jié)炎等各類慢性疾病。 有濕氣的你,是不是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 好困,不想起床,就這樣,讓我和床成為一體吧 ● 對著鏡子:好油膩的臉,長痘有疹子,這不是我 ● 不,這么肥胖的肚子不是我的,我還年輕 ● 蹲廁所又要好久,怎么感覺老是拉不干凈 有效的排濕方法是什么呢? 1、飲食調養(yǎng) (1)茶飲——四時感冒茶 配方:藿香10g、連翹10g、 牛蒡子10g、 荊芥10g、防風10g、 桔梗10g、甘草3g、菊花15g、 生姜三片、北杏10g、川弓10g 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效:四時感冒,鼻塞頭痛,咽喉不利,痰多咳嗽,消暑利濕。 (2)湯劑——金銀胗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臘鴨胗各2個,豬肉20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各藥材洗凈、浸泡,陳皮去瓤;鮮鴨胗洗凈剖開,去臟雜,洗凈;臘鴨胗溫水浸泡,洗凈。豬肉洗凈,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鹽便可。 功效:扁豆甘平、性溫,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可用于脾虛有濕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泄瀉。與山楂同用,共湊健脾祛濕、消食開胃之效。 2、中 藥調養(yǎng),3個方法一個比一個好 (1)三仁湯 組成:杏仁9克、白寇仁9克、薏苡仁18克、厚樸9克、通草6克、滑石18克、半夏12克、竹葉6克,以水煎服。 功效:杏仁苦辛,可以通肺祛濕;白寇仁辛苦,可以祛濕健脾;薏苡仁甘淡寒,有利尿排毒之效;厚樸、半夏可以除濕健脾,為輔藥;滑石、通草、竹葉有清熱祛濕之效,增強薏苡仁祛濕效果的輔藥;整個湯劑祛濕清熱,抗菌消炎,緩解食欲不振,面色暗黃之效。 (2)五苓散 組成:茯苓9克、豬苓9克、澤瀉12克、白術9克、桂枝6克,以水煎服。 功效:茯苓、豬苓、澤瀉為主要,有利尿之效。白術可以健脾祛濕,與茯苓搭配效果更佳。桂枝溫陽,為輔藥,有利尿之效。此散可緩解因濕氣導致的水腫,排便不暢,咳嗽,暈眩惡心等。 ![]() 3、穴位按摩,祛濕2個穴位要記住 (1)豐隆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豐隆屬足陽明胃經,是足太陰脾經之絡穴。 ![]() 功用:具有疏經活絡、化痰定喘、清熱通腑、健脾和胃、祛濕除痹的作用,是 “祛痰第一穴”。 做法:一般用大拇指采用點按式按豐隆穴,然后沿順時針揉豐隆穴,后用大拇指沿豐隆穴向下單方向搓十分鐘即可,每日一次即可。 (2)委中穴 定位: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屬足太陽膀胱經合穴。 ![]() 功效:舒經通絡,散瘀活血,振奮陽氣,排出濕氣。 做法: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 有濕氣的人,做好以下3點,對減少濕氣的增加很有用 1、科學飲食 日常的飲食最好做到科學,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膩食物,減少體內濕氣的增加。 2、適量運動 可以每天早晚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瑜伽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人體代謝,對排濕有一定的幫助。 3、避免潮濕的環(huán)境 減少暴露在潮濕環(huán)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等。 |
|
來自: 書摘知識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