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競賽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好的指導,在后期的學習中幾乎寸步難行,好的經(jīng)驗能夠帶來的不止是效率上的提升,更是思維上的質(zhì)變。 想要獲取好的經(jīng)驗,第一選擇當然是找親身經(jīng)歷過競賽的大神,他們用幾年時間積累下來的學習經(jīng)驗雖說并不完全適合每一個人,但對于大家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都能給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曾經(jīng)有一位同學跟我提起,他在做題的時候總是做錯,但答案卻都看得懂,對于這種情況,一位浙江省的Y姓同學就給出了切實的建議,他認為“看得懂答案,不會做題”的情況應該分為兩種,如果是會計算不會做,就需要補充這道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如果只是不會計算,則需要補充數(shù)學基礎。 合適的方法能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吸收前人豐富的經(jīng)驗也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 為了幫助同學們少走彎路,質(zhì)心姐姐就專門采訪了幾位在競賽上比較有想法且成績優(yōu)異的大神,包括這次的Y姓同學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們分享了很多對看書刷題的心得和體會,希望能對正處于迷茫期的你有所幫助。 01. 短時間內(nèi)按照什么路徑刷書入門快? 在剛接觸物競時,很多同學都會選擇《高中物理奧賽實用題典》《高中物理奧賽指導》(俗稱“黑白皮”)、《高中物理競賽教程》(俗稱“小綠本”),接著會刷程稼夫《力學篇》與《電磁學篇》,與此同時,《專題精編》和舒幼生《力學》也是采訪中同學們特別推薦的好書,《專題精編》針對性較強,適合反復練習,而舒幼生《力學》的特點則在于,善用數(shù)學方法證明物理知識,能夠更好地理解概念。 另外,目標是省隊的同學,可以精刷《難題集萃》和《題選》,其中《難題集萃》雖然難度較大,但同學們表示這本書非常有趣,在后期學習幫助會很大,而《題選》的過程詳細,比較適合新題型的練習。 像一些教材類的書籍,如《新概念物理》,這類教材后面的習題都需要認真做,這類題都比較偏基礎,能幫助你掌握概念,包括一些很細節(jié)的東西也只有在教材里才能夠被發(fā)現(xiàn)。 02. 刷題時如何度過疲勞期,提高效率? 有的同學坦言,剛開始學的時候,給自己制定的計劃就是整天刷題,什么都不干,每天長時間保持一種行為,其實這樣非常容易疲累。他建議同學們不要讓自己一直處于重復機械地做一個已經(jīng)弄懂的東西的狀態(tài),保持吸收新鮮內(nèi)容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幾乎所有同學都選擇勞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人會選擇做平時喜歡的事,比如看古代文獻,遛狗,畫畫等等,也有的同學會選擇與學習相關其他事來交叉進行,比如刷1節(jié)課或是1-2h后,接著看教材,學習新的知識,或是去做實驗,又或是學學英語看看語文。 03. 遇到難題不會做時,應該怎么處理? 在遇到難題不會做的時候,每個人選擇的方式可能都大同小異,但其實在選擇解決這些問題的細節(jié)和步驟上,你或許就已經(jīng)落后其他人一個層次了。 采訪中,很多同學都表示,遇到不會做的題一定先嘗試自己去思考,如果思考無果,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但通常來說,求助也分為3個境界: (1)完全不思考的情況下,直接求助; (2)思考了,看了答案,但還是不知道為什么得出這樣的答案; (3)有自己思考后,并且想出了新的東西再去問。 建議同學們每次盡量讓自己朝著比上一次更高的境界去提升,長期堅持下來就將是質(zhì)的飛躍。 除此之外,在跟同學討論的過程中,也需要去吸收別人的思維方式,想想為什么別人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自己卻沒有,這樣也能夠側面了解自己遺漏了哪些知識點,及時去補充。 04. 應該保證每天多少刷題的時間? 很多人會困惑到底是該多刷題還是多看知識點,多數(shù)同學建議先把知識點弄懂之后,再去嘗試刷相關的題目,保證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是成正比的。 在平時學習中,同學們一般選擇3-4小時的刷題時間,這個時間并不絕對,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來調(diào)整。 但有的同學會處于空余時間不定的情況,有的時候作業(yè)多,有的時候作業(yè)少,這種情況接受采訪的其中一位大神也遇到過,他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把自己的計劃制定成一周或是一個月的總任務,不會細化到每一天該干什么,這樣就可以靈活完成目標,比如今天沒時間,可以明天多做一些,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 以上就是我們所采訪到的同學所分享的競賽學習經(jīng)驗,方法雖好,但同學們也需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具體分析,不要盲目模仿,把它吸收消化變成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