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本人是想得到一個明確的回復,就是 如何能知道身體一旦發(fā)生癌變,會有什么樣感知的信號,這樣就能早早發(fā)現,做到根治的程度。但是,很遺憾,目前沒有這種檢查手段或沒有發(fā)現類似的身體提示信號。 我們能做的盡早發(fā)現癌變的措施或方法是:有意識的做防癌篩查,警惕自己是否是患癌的高危人群,身體不適及時就醫(yī),保持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降低患癌風險。 有意識的防癌篩查:一般建議35-40歲以后要針對性防癌篩查,到正規(guī)醫(yī)院針對性檢查,還是有效的檢查方式。胸片了解雙肺情況,胃腸鏡了解食管、胃和結直腸情況,腹部超聲或CT可以了解肝膽胰脾腎及腹腔有無占位,盆腔超聲或者CT了解盆腔臟器有無問題,如膀胱直腸前列腺或者子宮附件有無異常。 警惕自己是否是患癌的高危人群:有無明顯的腫瘤家族史,如果直系親屬患癌或家族多人患癌,那么就是典型的高危人群;既往有腫瘤病史;具有長期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長期抽煙飲酒,生活或者工作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 身體不適,不能一直不理不問:臨床經常遇到患者腫瘤很嚴重了才發(fā)現,最初也是有一定癥狀,但是不嚴重或者不持續(xù),患者一直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及時就醫(yī)。或者自行服藥暫時緩解,最終耽誤病情。 保持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降低患癌風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能避免患癌,但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癌風險。 盡管不能在癌變之初得到有效的信號,但是可以根據每個器官癌變后可能的癥狀,盡可能早的發(fā)現和治療。 甲狀腺癌:這個位于頸部表淺位置,體檢時醫(yī)生可以觸診了解,現在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就是頸部超聲。多數既往甲狀腺結節(jié)病史,定期復查看變化。頸部結節(jié)是常見情況,一般不會疼痛。 乳腺癌:就是經常自檢。觸及腫塊及時專科就診,進一步行超聲,鉬靶,核磁共振或者必要時穿刺活檢,可以早期發(fā)現。 胃腸癌:如有反復上腹部飽脹、隱痛、黑便、排便習慣改變、消瘦等,要注意就診,最好行胃腸鏡檢查,這是早期發(fā)現胃腸癌的最重要途徑。 肺癌:警惕無痰干咳,痰中帶血絲,呼吸時疼痛等。胸部CT可以清楚觀察胸部占位大小和位置,進一步確診依靠氣管鏡或者CT引導下穿刺活檢。 肝癌:重點看自己是否是乙肝或丙肝攜帶者。定期檢查甲胎蛋白和肝臟超聲或者核磁共振。 宮頸癌:定期體檢,看有無HPV感染,婦科查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