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性 1.符合國家課程方案要求,每學期至多40課時。 2.目標關注當今社會對學生素質的新要求。 3.體現與新技術的整合或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致性 4.清晰地反映學校的教育哲學和學生課程需求。 5.整合了現場可得到的人財物、時空、信息等資源。 6.完整呈現課程綱要的要素(背景、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 7.課程綱要體現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的一致性。 8.教學設計體現目標、教學過程、評價的一致性。 技術性 9.目標敘寫要清晰、完整、適切,主語是學生,體現三維視角。 10.內容或活動的選擇針對目標,按某種邏輯以單元的方式來組織。 11.課時安排合理(第一節(jié)分享課程綱要,過程安排有利于學生學習,最后部分有評估活動)。 12.教學過程突出活動性、趣味性和問題解決策略,體現學習方式的多樣性、適切性。 13.學期評價政策清楚(有成績來源、過程評價要點)。 原創(chuàng)性 14.課程主題教育意義的挖掘體現原創(chuàng)性。 15.教學、評價或活動設計有創(chuàng)意且可行。 16.課程開發(f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廣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