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水墨畫,歐洲有油畫,都稱得上是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清朝時,曾有一位西洋畫家進(jìn)宮給康熙畫過油畫,雖然肖像畫栩栩如生,可是康熙看罷卻勃然大怒,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nèi)容無關(guān),請勿對號入座) 清代最有作為的皇帝,非康熙莫屬,康熙一生頗為好學(xué),不僅對漢文化非常癡迷,而且還精通西洋的算術(shù),幾何,天文,地理等等,換成今天,按照這位康熙皇帝的知識儲備量,起碼也能混個“博士后”。由于康熙對西洋新鮮事物頗感興趣,故此,他與西洋人接觸的也比較多,而將康熙皇帝惹的大怒的洋人,此人就是郎世寧。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nèi),是意大利人,作為傳教士,他在康熙五十四年時只身來到中國傳教,進(jìn)入宮廷之后,成為了清廷十大畫家之一。郎世寧歷經(jīng)康雍乾三朝,他在清國繪畫的50多年中,留下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還主持并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shè)計工作,頗受大清三位君主的信任與青睞。 郎世寧剛到清國的時候,走得也是磕磕絆絆,甚至有些“水土不服”。郎世寧進(jìn)宮后,康熙就接見了他,并開始向其學(xué)習(xí)西洋畫法。 康熙與郎世寧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郎世寧還把自己不少的油畫作品展示給康熙,康熙對西洋油畫非常感興趣,便向其詢問是否能為自己畫一幅肖像畫,郎世寧愉快地答應(yīng)了這位皇帝的請求。 郎世寧在為康熙畫肖像畫時,康熙穿著龍袍正襟危坐,十天后,郎世寧的肖像畫才算正式完成。郎世寧本以為皇帝會夸他兩句,可沒想到,康熙越看油畫臉色越不對,竟然氣得一下子把油畫扔在地上拂袖而去,留下一臉蒙圈的郎世寧。 郎世寧初到宮廷,康熙皇帝就狠狠地讓他吃了一次“癟”,郎世寧只好攜帶畫作灰溜溜的回到寢房,并將油畫放在桌面上,開始了仔細(xì)的研究,研究了好一陣,郎世寧也沒覺得哪里出了問題,可是康熙為何不滿呢?這讓郎世寧百思不得其解。 郎世寧為了弄清真相,他帶著畫作來到如意館,此時如意館的各位畫家都在忙著作畫,見郎世寧覲見歸來,便紛紛圍過來詢問,想看看康熙皇帝到底賞了他多少寶貝。 郎世寧垂頭喪氣的坐在那里,用很生硬的中文,講述了康熙對自己畫的肖像不滿的經(jīng)過,眾位畫家聽完也都很奇怪,便紛紛聚攏在油畫前一覽究竟。 眾位畫家看罷,盡皆嘩然,都說:“危險,危險,你算是撿了一條命?!?/p>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郎世寧的油畫技法非常高超,可是為了凸顯明暗對比,康熙一側(cè)的面部卻帶著一大團(tuán)的陰影,面目看起來并不清晰。 其實這是西洋油畫中的一種慣用光線陰影畫法,油畫注重寫實,對光線的強(qiáng)弱也有很高的要求,故此,為了讓立體感更加逼真,郎世寧在給康熙做畫時采用的就是這種畫法。 可康熙卻不這么認(rèn)為,在他的眼里,天子面部要光明正大,更要光彩照人,最忌諱的就是一團(tuán)黑色的氣聚于臉上,這是不吉利的象征,更嚴(yán)重點說,如果康熙認(rèn)為這幅畫是郎世寧在詛咒自己,他就是有一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郎世寧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康熙看了畫之后,生氣的將畫摔在地上,原來是自己在不經(jīng)意間“黑”了康熙一把,郎世寧急忙用油彩,將康熙油畫的面部黑影去掉,康熙再一次看畫,一張臉上,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道:正和朕意! 郎世寧自此之后,便開始虛心的向如意館的畫家學(xué)習(xí)請教,并刻意回避在西洋畫中,使用可以讓人產(chǎn)生歧義的畫法,十幾年后,終于融會貫通,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中西結(jié)合的獨特油畫風(fēng)格。 兩個不同文化的突然碰撞,自然會產(chǎn)生激烈的火花,無論是康熙還是郎世寧,兩人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頭腦中的觀念自然也不同,郎世寧能夠及時做出改變,故此,他能成為清朝宮廷的優(yōu)秀畫家,這也是名至實歸的事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