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運河十景中的“三堡會瀾”指的是三堡船閘。這里是當(dāng)今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的交匯處,可以說江河在此會瀾。這里也是杭州運河十景中唯一一處沒有歷史遺跡的景點。
古代,錢塘江和運河通過筑閘連接。然而至明以后,易閘為壩,江河被阻斷,亦使運河航運功能下降。明朝為何易閘為壩?古時除了龍山閘以外,杭州還有沒有其他溝通運河與錢塘江的水道?明代以前三堡這個地方有船閘嗎?帶著這些問題在網(wǎng)上遍查無解??磥磉@里與歷史無關(guān)。
三堡這個地名倒是有出處。古時候錢塘江總是鬧水災(zāi),所以杭州當(dāng)?shù)毓俑l(fā)動百姓沿江建海塘,從望江門一直造到海寧,同時沿江筑堡,以便通報潮信或洪水情況,有點類似長城烽火臺的作用,從一堡一直造到二十三堡。
據(jù)有關(guān)介紹,三堡船閘始建于1990年,1997年開通二線船閘,是京杭運河的南大門。目前有兩個航道四個船閘,配套一個碼頭。三堡船閘連接著京杭運河和錢塘江,是運河船只出江入海的必經(jīng)之路。三堡船閘的建成,結(jié)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歷史,拓展航程400公里,揭開了浙江省內(nèi)河航道建設(shè)史上嶄新的一頁。它北通上海港和長江,東連杭甬運河直達寧波港,西溯富春江和新安江入皖,南抵錢塘江腹地蘭溪、金華,成為浙江省水運網(wǎng)的重要樞紐。對改善華東地區(qū)的水運條件,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過了船閘,航船可直抵錢塘江

等待過船閘進入運河的貨船

一道大壩把運河一分為二

行洪閘


跨過大運河的杭海路大橋

三堡二線船閘(1997年竣工)

三堡船閘(1990年竣工)


三堡船閘上游

橋下等待通江的運貨船
附:杭州運河十景分布圖

注:本圖未含“廣濟橋”,廣濟橋在本圖拱宸橋以北的塘棲古鎮(zhèn)。

杭州運河十景中的“三堡會瀾”指的是三堡船閘。這里是當(dāng)今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的交匯處,可以說江河在此會瀾。這里也是杭州運河十景中唯一一處沒有歷史遺跡的景點。
古代,錢塘江和運河通過筑閘連接。然而至明以后,易閘為壩,江河被阻斷,亦使運河航運功能下降。明朝為何易閘為壩?古時除了龍山閘以外,杭州還有沒有其他溝通運河與錢塘江的水道?明代以前三堡這個地方有船閘嗎?帶著這些問題在網(wǎng)上遍查無解。看來這里與歷史無關(guān)。
三堡這個地名倒是有出處。古時候錢塘江總是鬧水災(zāi),所以杭州當(dāng)?shù)毓俑l(fā)動百姓沿江建海塘,從望江門一直造到海寧,同時沿江筑堡,以便通報潮信或洪水情況,有點類似長城烽火臺的作用,從一堡一直造到二十三堡。
據(jù)有關(guān)介紹,三堡船閘始建于1990年,1997年開通二線船閘,是京杭運河的南大門。目前有兩個航道四個船閘,配套一個碼頭。三堡船閘連接著京杭運河和錢塘江,是運河船只出江入海的必經(jīng)之路。三堡船閘的建成,結(jié)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歷史,拓展航程400公里,揭開了浙江省內(nèi)河航道建設(shè)史上嶄新的一頁。它北通上海港和長江,東連杭甬運河直達寧波港,西溯富春江和新安江入皖,南抵錢塘江腹地蘭溪、金華,成為浙江省水運網(wǎng)的重要樞紐。對改善華東地區(qū)的水運條件,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過了船閘,航船可直抵錢塘江

等待過船閘進入運河的貨船

一道大壩把運河一分為二

行洪閘


跨過大運河的杭海路大橋

三堡二線船閘(1997年竣工)

三堡船閘(1990年竣工)


三堡船閘上游

橋下等待通江的運貨船
附:杭州運河十景分布圖

注:本圖未含“廣濟橋”,廣濟橋在本圖拱宸橋以北的塘棲古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