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檀?財經(jīng)女俠 | 毒舌善心 在同一起跑線起跑,跑著跑著,差距就拉大了。 有的國家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國家掉進了中等陷阱的坑;有的企業(yè)崛起在世界之巔,擺脫平庸,走向偉大。 中國經(jīng)濟崛起的關(guān)鍵時刻,家電、電子、大消費行業(yè),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企業(yè),出現(xiàn)了一批從容參與世界競爭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是中國經(jīng)濟的脊梁。華為、小米、格力、安踏就是這樣的企業(yè)。 從2015年開始,體育用品行業(yè)國內(nèi)龍頭已經(jīng)沒有爭議。又從那時開始,這家公司也悄悄地上了高速公路,低調(diào)中突起,讓人眼前一亮。 截止發(fā)稿之時,安踏集團市值高達1200多億,是國內(nèi)同類品牌市值總和的1.6倍,是李寧的5倍,特步的10倍,361度的37倍。 這當然不是安踏的目標,進入國際第一陣營,成為國際體育用品拳擊臺不可忽視的參與者,才是安踏的目標。 2015年,安踏集團營收破百億,2016年公司股價加速上漲。投資者不笨,股價上漲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品牌多元化行動,品牌國際化行動,品牌年輕化行動。 體育用品行業(yè)先知者 10年前已經(jīng)開始布局 安踏的布局早就開始,先知者必須具備遠謀。 2009年8月12號晚上,安踏發(fā)布公告,收購百麗國際全資附屬公司Lead Chance手中的Fila Marketing (HongKong) Limited 的全部股權(quán),F(xiàn)ILA在中國大陸的業(yè)務收歸囊中,意大利百年品牌斐樂(FILA),自此成為安踏旗下一員。 這是雙贏之選。 安踏收購FILA之后,重新定位為高端運動時尚品牌,消費升級,一定意味著消費細分,喜歡網(wǎng)球、高爾夫的高端消費者的目光被FILA牢牢吸引。 一個瀕臨懸崖的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上獲得了新生。 安踏的戰(zhàn)役打得很有章法,保持品牌、管理的延續(xù)性,避免跟耐克、阿迪正面競爭,瞄準空白運動時尚細分領(lǐng)域。精耕供應鏈,保持研發(fā)優(yōu)勢,選擇供應商,在原材料上形成協(xié)同效應。 最后,安踏用自己最擅長的辦法,提升FILA營銷基因,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從分銷商手中收回絕大部分店鋪,改為直營模式,布局于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Shopping Mall。 一雙雙鞋、一件件運動衣摸爬滾打,安踏集團獲得了在中國市場運營國際品牌的豐富經(jīng)驗,對FILA品牌的成功運作,可以在安踏贏利上升的功勞簿上記上大大的一筆。 這次成功收購、運作帶來的經(jīng)驗,給安踏的國際化打下了一根深深的樁。2017年中報,F(xiàn)ILA營收占安踏全部營收的30%,當時安踏營收是73.2億元,F(xiàn)ILA的營收高達21.96億元,2017年全年達到了55億。FILA銷售過百億,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成功的品牌運作,是2016年公司估值顯著攀升的重要原因,安踏轉(zhuǎn)型成為一家多品牌運營商,有可復制的平臺屬性。 成功運營FILA之后,安踏集團大規(guī)模進行多品牌運作,不斷收購國際高端品牌,正在蛻變?yōu)橐患伊⒆惚就?、走向國際的體育用品集團。最終,是想跟耐克這些國際品牌一較高下的。
自此,安踏有了多個品牌——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及NBA,在各個領(lǐng)域有“專攻”,戶外,滑雪,高爾夫,網(wǎng)球,跑步,籃球…… 去年,安踏再一次上財經(jīng)新聞頭版,標題就是“安踏收購始祖鳥?這不是在開玩笑!” 2018年9月11日,路透社首先報道,芬蘭運動裝備制造商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確認收到了中國運動品牌安踏和一個名為方源資本(FountainVest)的亞洲私募股權(quán)投資公司的收購意向。這項潛在收購價格可能超過46億歐元(約53億美元)。 Amer Sports旗下品牌絕對知名:加拿大高端戶外裝備品牌Arc'teryx(始祖鳥)、法國山地戶外越野品牌Salomon、美國球類裝備品牌Wilson、奧地利滑雪板品牌Atomic Skis、奧地利滑雪裝備品牌Atomic、芬蘭運動腕表等戶外裝備品牌Suunto和美國跑步機品牌Precor等。 中國的網(wǎng)球、羽毛球、高爾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健身器材、自行車、越野跑、徒步、潛水迷們,恭喜,你們又多了一個選擇。 收購Amer之后,安踏集團將真正成為全球性第三大體育用品公司,僅次于耐克和阿迪。 收購消息一傳出,亞瑪芬體育股價暴漲,從去年的29歐元,上漲到目前的39歐左右,說明市場非常認可這次收購,認為對Amer Sports是個大大的利好。 檀香們知道,葉檀財經(jīng)對并購的態(tài)度比較保守,主要因為A股太多上市公司借并購之名,行利益輸送之實,借并購之名,行割韭菜之實。 我們支持的并購,是基于實體的并購,真正想把公司做好的并購,比如安踏集團、吉利集團。安踏并購不偏離主業(yè),并購品牌跟安踏母品牌互補,這樣的收購是必須的。市場長期認可。 能機智穿越牛熊周期的企業(yè) 市場肯定認賬! 市場瘋狂時,價值投資會被扔到角落,但難受的時候,一定會撿起來。 沒有基本面支撐,被抬高的股價終會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市場會暫時扭曲,但經(jīng)濟規(guī)律終究會起作用。 基本面強勢、立足于長遠的公司,如珍珠般珍貴。 上市以來,因為業(yè)績高速增長,安踏集團的股價漲幅甚至超過耐克和阿迪達斯,雄踞人氣指數(shù)第一。 安踏上市以來,取得了“逆天”業(yè)績。 2007年,安踏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 31.90 億和 5.38 億,2018年,分別飆升至 241 億和 41.03 億,上市11年來,復合增速高達 20.19% 和 20.28%。 2018年,安踏集團業(yè)績爆表,營收增速高達 44.5% 和 32.87%,均創(chuàng)近10年新高,母品牌安踏和子品牌FILA的銷售雙雙破百億,單個品牌收入就遠超國內(nèi)企業(yè)總收入。這才是我們認為安踏可以邁向國際知名企業(yè)的根基。 (數(shù)據(jù)來源:公司歷年財務報表 制圖:葉檀財經(jīng)) 業(yè)績離不開運營能力。上市以來,安踏集團毛利率一直維持在 40% 以上,最近幾年一直攀升,從2012年的 37% 攀升至2018年的 52%,凈利率也一直維持在 20% 左右。 安踏集團的庫存周轉(zhuǎn)率,杠桿水平等運營指標,在國內(nèi)同行業(yè)中遙遙領(lǐng)先。 信奉價值的投資者獲得豐厚回報,上市以來,公司每年現(xiàn)金分紅,分紅12次,累計規(guī)模高達139.14億,分紅率62.95%。 巴菲特最看重的是凈資產(chǎn)收益率,安踏集團常年保持高位,僅2013年一年為18.91%,剩余年份均在20%以上,2018年高達27.83%。 (數(shù)據(jù)來源:公司歷年財務報表 制圖:葉檀財經(jī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