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宋天下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寫到第十章后,我停下了。在完成了《中國西北諸夷和東北諸夷的前世今生》共三十五章后,本來想接著寫下一回《宋高宗膽子不小為何屈辱求和加害岳飛》,可本人太感性了,面對南宋的史實記載,心頭竟涌出無限的憤慨,很難平靜下來把這段歷史完成。于是乎,我也不深入了,越深入越難過,不如直接揭開南宋丑陋的傷疤,看看這些傷痛是怎樣化膿敗血繼而不治,讓南宋從地球上消失的。 先羅列一下歷史事件,公元1127年,金國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史稱偽楚。但開封軍民無比痛恨張邦昌,張邦昌無奈只得退位,立康王趙構為帝。 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政權。 宋高宗啟用主戰(zhàn)派李綱為相,李綱殫精竭慮為南宋籌劃重整朝綱,組織抗金,并同汪伯彥、黃潛善等投降派展開斗爭。李綱用張所和傅亮分別擔任河北招撫使和河東經制副使,用老將宗澤任東京留守,并與在河東、河北的忠義民兵聯(lián)系,共同抗金。 但李綱主政僅七十五天便遭罷相,張所和傅亮被免,張邦昌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詔數(shù)邦昌罪”賜死。宋高宗同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南遷至揚州。公元1128年,金國以張邦昌被廢為名,命完顏宗翰約諸將分征河南,完顏宗輔率眾征山東,宋高宗慌不擇路一路南逃。 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定都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加強對黃河流域地區(qū)的統(tǒng)治。完顏宗弼(兀術)揮師緊追宋高宗,宋高宗從鎮(zhèn)江逃往杭州,經由越州和明州,最后無路可逃,只能入海逃難,在海上漂泊了四個月。 公元1130年,由于南方天氣潮濕和地理河道縱橫,加上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戰(zhàn),完顏宗弼決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鎮(zhèn)江時,在黃天蕩被南宋將領韓世忠大敗。金軍又在建康(今江蘇南京)被岳飛打敗,從此再不敢渡江。 此時,同徽、欽二帝一道被俘的秦檜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與宋高宗之意甚合,成為右丞相。 秦檜是何許人也? 公元1127年四月,金軍驅擄徽、欽二帝北上,把張叔夜、孫傅、秦檜、陳過庭等都一并押走。到達北方后,孫傅等人都忠貞不渝,唯獨秦檜屈膝投降。宋徽宗得到宋高宗即位的消息,叫秦檜起草一封信,向完顏宗翰搖尾乞憐。秦檜開始飽享女真貴族的殘羹冷炙,宗翰非常賞識秦檜,賜給他錢物。 金太宗把秦檜分賜給完顏昌,公元1127年,陳過庭等人都流放到東北的顯州,秦檜卻在宗翰的庇護下,留在燕山府,任命為參謀軍事。 公元1130年,宗翰率兵進攻山陽(今江蘇淮安),秦檜隨軍同行。十月,秦檜攜家眷離開金營,取道漣水軍水砦,返回臨安(今杭州)。秦檜歸宋后,自稱殺了監(jiān)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眾人多持懷疑態(tài)度。 秦檜入朝后,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并呈上草擬的和議書。宋高宗認為秦檜忠心可嘉,任命其為禮部尚書。公元1131年二月,秦檜升任參知政事。八月,秦檜升任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首次拜相。九月,呂頤浩二度拜相,與秦檜共掌朝政。秦檜密謀奪呂頤浩權,就讓黨羽造謠中傷呂頤浩。宋高宗詔命呂頤浩專管軍旅,秦檜專管政務。 公元1132年,金軍攻陷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京留守凌唐佐詐降。秦檜迫害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官員,聯(lián)姻外戚,結交內臣,宋高宗對于秦檜的行為視而不見置若罔聞。后期由于秦檜權勢太大,才引起宋高宗的警覺。在秦檜與呂頤浩的政治斗爭中被挫后,宋高宗降詔,順勢罷去了秦檜相位。 公元1135年,金太宗去世,完顏宗翰主政,宋金終成和議,秦檜慢慢得以復用。 公元1137年正月,何蘚出使金國返回,告知徽宗及顯肅皇后死訊,宋高宗重禮發(fā)喪,任命秦檜為樞密使,地位僅次于抗戰(zhàn)派的宰相張浚。宋高宗決定授予岳飛對全國大部分軍隊的指揮權,岳飛見抗金形勢大好,積極準備作直搗中原的打算。秦檜看準張浚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不滿于兼空頭都督的弱點,煽動張浚一起說服宋高宗,不讓岳飛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蓋天下,威略震主。宋高宗當即收回成命,岳飛的北伐計劃成了泡影。 同年八月,酈瓊等發(fā)動叛亂,率軍四萬余人投奔偽齊,史稱“淮西軍變”?!盎次髦儭闭痼@全國,秦檜其實是禍首,但他深藏幕后,處處把張浚推在第一線。九月,張浚引咎辭相,高宗任命趙鼎為相。 公元1138年三月,金朝將領宗磐、宗雋、完顏昌將河南、陜西地歸還宋朝。趙構恢復南京之名,以路允迪任南京留守。同年五月,宋高宗任命主張向金求和的秦檜為右丞相,二次拜相,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五月,金派使者議和,高宗希望和議速成。十月,趙鼎因立嗣事件罷相,秦檜獨攬大權,決意議和。 公元1139年正月,和議已成,三月,金人歸還河南、陜西舊地。公元1140年五月,金人背盟,分四路入侵,河南、陜西等地相繼淪陷。此時韓世忠、岳飛等抗金名將仍在,宋朝江山在這風雨飄搖之際真的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嗎?難道僅憑秦檜一人之力就能將大宋江山拱手相送嗎? 哲學家有句很真理的話可以解釋一切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那就是“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南宋滅亡有其偶然的因素,但在這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其必然性,這個必然性就是南宋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傷和病無法痊愈,最終導致不治。欲知后事,請看下回《南宋的滅亡(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