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多干少一個樣,多干不多得,少干不少掙。關鍵是干的多了,出錯的機會就多,于是挨罰的幾率就大。這樣的情況我遇到過! 我在一個私企的時候,老板比較糊涂。當時我負責質量工作。為了改善質量管理工作,剛開始我提出了很多建議,老板一聽,很好,很有道理,那你就去干吧。我一聽就傻了,我提的建議就我來干,要人家主管部門干啥。再說了,我染指別人的業(yè)務,這是職場大忌啊。非但工作干不好,還得把關系搞僵了。于是,后來我就不提建議了。我又不多掙錢,還搞的大家不高興,干不好,老板還要罰我,我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嘛! 像我們這樣的,已經是職場老油條了,工作經驗在那里擺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我們對多干少干沒什么概念。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的話,經驗不足,能力欠缺,我倒是建議可以多干點。因為這是為自己積累工作經驗,說白了是在為自己干!我在國企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我干的多了,你干的少了,我吃虧了等等。那時就是主動干,所以鍛煉了自己,使自己具備了后來在私企生存下去的能力和資本。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只有把眼光放長遠點,才會比別人成長的更快!如果你有人生目標,想比別人混的更好,掙的更多,那就多干點,真的不吃虧! 溫馨提示:1.閱后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