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方劑學(xué)】20考研進(jìn)行時(shí)--第103天

 康泰wjr圖書館 2019-02-16

第十六章 治燥劑


概念 凡以輕宣辛散或甘涼滋潤藥為主組成,具有輕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等作用,治療燥證的方劑,統(tǒng)稱為治燥劑。


適應(yīng)范圍 輕宣外燥劑,適用于外感涼燥或溫燥之證。


配伍規(guī)律 酌情配伍清熱瀉火或益氣生津之品,但總以甘寒或咸寒者為宜。


分類 輕宣外燥和滋陰潤燥兩類


注意事項(xiàng)
(1)治療燥證,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內(nèi)燥,外燥中又須分清是涼燥還是溫燥。
(2)然而人體內(nèi)外、臟腑之間相互聯(lián)系,故臨床上所見燥證亦多內(nèi)外相兼,上下互見,治法亦須隨證而施,根據(jù)具體病情,靈活運(yùn)用。
(3)辛香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證所宜。此外,甘涼滋潤藥物易于助濕滯氣,脾虛便溏或素體濕盛者忌用。


具體內(nèi)容


清宣外燥劑

杏蘇散

【組成】蘇葉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殼 甘草 生姜 大棗 杏仁 橘皮
【方歌】杏蘇散內(nèi)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輕宣涼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

【方義】
1.蘇葉辛溫不燥,發(fā)表散邪,宣發(fā)肺氣,使涼燥之邪從外而散;杏仁苦溫而潤,降利肺氣。
2.前胡疏風(fēng)散邪,降氣化痰,既協(xié)蘇葉輕宣達(dá)表,又助杏仁降氣化痰;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助杏仁、蘇葉理肺化痰,共為臣藥。
潤燥止咳,二者共為君藥。
3.半夏、橘皮燥濕化痰,理氣行滯;茯苓滲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潤干燥,是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
4.本方乃苦溫甘辛之法,發(fā)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輕宣發(fā)表而解涼燥,內(nèi)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氣調(diào)和,諸證自除。
5.本方雖為治療外感涼燥而設(shè),但因涼燥乃秋令“小寒”為患,與外感風(fēng)寒是同一屬性的病邪,故臨床也常用本方治療外感風(fēng)寒咳嗽。
【加減應(yīng)用】若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以解表發(fā)汗;汗后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以降肺氣;兼泄瀉腹?jié)M者,加蒼術(shù)、厚樸以化濕除滿;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風(fēng)止痛;熱甚者,加黃芩以清解肺熱。
【注意事項(xiàng)】外感溫燥之證,本方不宜。


清燥救肺湯

【組成】桑葉 煅石膏 甘草 人參 胡麻仁 阿膠 麥門冬 杏仁 枇杷葉
【方歌】清燥救肺桑麥膏,參膠胡麻杏把草,清宣潤肺養(yǎng)氣陰,溫燥傷肺氣陰耗。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燥潤肺,養(yǎng)陰益氣。
【主治】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證。身熱頭痛,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煩口渴,胸滿脅痛,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shù)。

【方義】
1.重用桑葉質(zhì)輕性寒,輕宣肺燥,透邪外出,為君藥。
2.溫燥犯肺,溫者屬熱宜清,燥勝則干宜潤,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熱,兼能生津止渴;麥冬甘寒,養(yǎng)陰潤肺。石膏雖沉寒,但用量輕干桑葉,則不礙君藥之輕宣,且石膏煅用,不致太過寒涼傷肺胃;麥冬雖滋潤,但用量不及桑葉之半,自不妨君藥之外散。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潤,是為清宣潤肺的常用組合。
3.《難經(jīng)·十四難》云:“損其肺者,益其氣”,而土為金之母,故用人參益氣生律,合甘草以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膠助麥冬養(yǎng)陰潤肺,肺得滋潤,則治節(jié)有權(quán);《素問,藏氣法時(shí)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少量杏仁,枇杷葉苦降肺氣,以上均為佐藥,甘草兼能調(diào)和諸藥,是為使藥。
4.全方宣、清、潤、降、補(bǔ)五法并用,氣陰雙補(bǔ),且宣散不耗氣,清熱不傷中,滋潤不膩胃,是為本方配伍特點(diǎn)。
【加減應(yīng)用】若痰多,加川貝、瓜蔞以潤燥化痰;熱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熱涼血。

【注意事項(xiàng)】脾虛痰濕內(nèi)盛,胸膈滿悶者,本方不宜。


真槍實(shí)練


(1)秋感小寒,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者,治宜選用(1996-53)

A.加味香蘇散
B.小青龍湯
C.杏蘇散
D.苓甘五味姜辛湯
E.以上都不適宜

(2)杏蘇散的功用是(2001-47.)
A.輕宣溫燥,止咳化痰
B.輕宣涼燥,宣肺化痰
C.清燥潤肺,止咳平喘
D.解表散寒,止咳平喘

E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3)組成藥物中含桔梗、枳殼的方劑是(2001-112.)

A.杏蘇散

B.敗毒散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4)由半夏、茯苓、橘皮、前胡、桔梗、蘇葉、甘草、大棗、生姜、杏仁、枳殼組成的方劑是(2007-50.)

A.半夏厚樸湯

B.杏蘇散

C.清燥救肺湯

D.敗毒散


(5)杏蘇散與止嗽散中均含有的藥物是(2009-104.)

A.半夏、白前

B.桔梗、枳殼

C.半夏、前胡

D.桔梗、甘草


(6)杏蘇散與蘇子降氣湯中均含有的藥物是(2009-103.)

A.半夏、白前

B.桔梗、枳殼

C.半夏、前胡

D.枯梗、甘草


(7)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胸滿肋痛,心煩口渴,舌干無苔,脈虛大而數(shù)者,治宜選用(1993-52.2002-51.)

A.桑菊飲

B.桑杏湯

C.麻杏甘石湯

D.清燥救肺湯

E.養(yǎng)陰清肺湯


(8)由桑葉、杏仁、人參、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膠、麥門冬、枇杷葉組成的方劑是(1994-43.2000-44.)
A.桑杏湯
B.止嗽散
C.麥門冬湯
D.清燥救肺湯

E.補(bǔ)肺阿膠湯

(9)屬于清燥救肺湯組成藥物的是(2005-97)

A.石膏、知母 

B.石膏、人參 

C.石膏、粳米 

D.石膏、牛膝 

E.石膏、寒水石


(10)清燥救肺湯中配伍石膏的用意是(2015-51.)

A.清泄肺熱
B.斂肺定喘
C.除煩止渴

D.化痰止咳


答案與解析


1)C。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屬于一派涼燥之癥,杏蘇散以蘇葉、杏仁為君藥,輕宣涼燥,理肺化痰,主治外感涼燥證。


2)B。杏蘇散主治外感涼燥證,發(fā)表宜肺而解涼燥,利氣化痰而止咳嗽,共功用總為輕宣涼燥,宣肺化痰。


3)C。兩個方中均含有桔硬、枳殼,杏蘇散中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助杏仁、蘇葉理肺化痰,而敗毒散中枳殼降氣,桔梗開肺,一升一降,利肺氣,除痰濕,二藥在兩個方中的配伍意義相同,對肺氣的宣降起到重要的作用,要牢記這點(diǎn)。


4)B。這道題目考的是杏蘇散的組成,除記住其組成的方法可以得知答案外,考生尚要學(xué)會用排除法去做題,半夏厚樸中有厚樸,清燥救肺湯中有潤燥的藥物,敗毒散中有人參益氣,而題中皆無這些藥物。


5)D。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常用方劑的組成藥物的掌握情況。杏蘇散與止嗽散的組成藥物中均含有桔梗、甘草。


6)C。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常用方劑的組成藥物的掌握情況。杏蘇散與蘇子降氣湯的組成藥物中均含有半夏、前胡。


7)D。燥熱傷肺,故頭痛身熱;肺為熱灼,氣陰兩傷,失其清肅潤降之常,故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口渴鼻燥;肺氣不降,故胸膈滿悶,甚則脅痛。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shù)均為溫燥傷肺佐證。治當(dāng)清宣潤肺與養(yǎng)陰益氣兼顧,忌用辛香、苦寒之品,以免更加傷陰耗氣。方用清燥救肺湯。


8)D。本題考的是清燥救肺湯的組成,從其“宣、清、潤、降”四法并用去記住其方藥,桑葉輕宣肺燥,石膏清泄肺熱,麥冬養(yǎng)陰潤肺,人參益氣生津,甘草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膠助麥冬養(yǎng)陰潤肺,杏仁、枇杷葉苦降肺氣,甘草調(diào)和諸藥。用排除法也可答出此題。


9)B。從“宣、清、潤、降”四法入手,其中,清者為右膏,另外《難經(jīng)十四》云:“損其肺者,益其氣”,而土為金之母,故用人參益氣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


10)A。此題旨在考查石膏在清燥救肺湯中的配伍意義。清燥救肺湯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熱。


編輯:珊瑚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