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氣管炎臨床表現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患兒低熱或不發(fā)熱,咳嗽以刺激性干咳為主,不咳時喉部常聽到痰鳴音,喘鳴聲大,但無明顯呼吸困難、無喘憋表現,夜晚或清晨哭吵時咳喘加劇,似哮喘樣,喘息嚴重進可出現紫鉗。大多數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精神及一般情況良好。 在兒科經典教科書上將喘息性支氣管炎定義為一組臨床綜合癥,泛指一組有喘息表現的嬰幼兒急性支氣管感染,一般發(fā)病年齡為1~3歲,喘息性支氣管炎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到中度的發(fā)熱,輕到中度的咳喘。 孩子預后大多良好,不再反復發(fā)作。經遠期追蹤觀察發(fā)現有部分孩子發(fā)展成了支氣管哮喘。 醫(yī)學上認為喘息性支氣管炎是一組獨立性的疾病,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支氣管哮喘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疾病,在治療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家長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對哮喘的診斷也存在顧慮,因此過早診斷哮喘可能對患兒和家長的心理負擔較大。 而認為喘息性支氣管炎和哮喘是一種病的理由是因為兩者臨床癥狀十分相似,治療的原則一樣。另外的一個理由是外國著名的教科書中沒有“喘息性支氣管炎”這個病名。因而主張用嬰幼兒哮喘取代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診斷,與國際接軌。 綜上所述,到目前為止,喘息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究竟是一個病還是兩個病仍是有爭議的問題,有待醫(yī)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從更深層次認識和了解這兩種病的本質,解決爭議,更好地服務于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