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功夫留下多少千古絕唱,驚絕世間。但是越是高深的技藝,對于心性、毅力和悟性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很多高深的功夫都隱藏在山林之中,市井之間, 少為世人所知。內功一法,亦復如是。 中國的傳統(tǒng)內家武術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一口氣說的就是內功,培養(yǎng)壯大體內的真元之氣,以求滋潤五臟六腑,筋骨皮肉,從而內壯臟腑,外強筋骨,增長力氣。但是肌肉的力量好練,只要能吃得起苦,必竟他是單純有形有象的外在鍛煉。而內功一法,雖然經過千年的研究總結,當年九脈燕陣的武當、少林、天山、雪山、峨嵋……等流派開創(chuàng)了武學修真,通過外在的動作來引導體內氣機運轉,從而以武演道,以武入道。但是畢竟涉及到內在的元氣,對于心性的修為是有一定要求的,同時要付出超人的努力,因此常人多難以一窺真顏。
這也導致世人對于內功一說,多持有半信半疑之心態(tài)。特別是近代武術套路盛行,每見愛好習武之人,歷經數十年套路修煉,也只是有丹田微溫之感覺,而無循經之用,能無疑問乎?即使按傳統(tǒng)宗風修煉之法,以小煉形入手修習,也得先克服后天用力的習慣,克服雜念,認真習練方可體會到潛氣內循之妙,氣與力合之功,進而才能有循經導脈之體會也。 然而前賢對于真正的功夫有“限期取證”之語,沒有驗證就不能說他是真的。那么是不是有特殊的方法可以讓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驗證到內功的真實存在呢?有的,這里就介紹一個傳統(tǒng)的功夫給大家,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體會到傳統(tǒng)內功的妙用。
內功的修行如果按宗風所示,則是以太乙循經為基礎。太乙循經是指體內的真氣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huán),每一樣功夫的太乙循經是不同的,這種循經的路線決定了功夫的層次高低。這也是為什么太極拳有先天六脈,還有循經二十四式的緣故,因為他們每一脈的風格不同,產生的循經路線不同,從而產生的內煉作用和外在的技擊水準也有所差異。 當然想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高深的內脈循經是不現實的,必竟這是要經過恒久的努力才能達到的功夫。那么以什么標準來驗證內功的存在呢?我想標準有以下幾點就足夠了:1.練習時間短,輕松不費力,能快速見效;2.能有外在體現,就是別人能看得到,自己看鏡子也能看得到變化;3.內在也有一定的感;4.讓大多數人只要愿意嘗試都能見到效果。
這個功夫很簡單,是一個睡功,在睡覺時就能練。它的名字叫做“日月合機”,是武當太乙鐵松派中臥功之一。日月者,陰陽也。日月合機是指陰陽交流的氣機相合。此功法的姿勢是仰臥于床上,自然放松,舒適為度。兩腿自然分開,兩掌放松,掌心向下,兩臂微微彎曲呈現弧形,此為第一式。第二式則是轉為掌心向上即可,其他同于第一式。 這兩式的作用不同,掌心向下者,可以采地陰之氣,養(yǎng)我華身,補我元陰;掌心向上者,可以采天空中太和之氣,補我元陽,助我元氣。行功中的意念是用手心分別采地陰之氣和天空中的太和之氣。想一下即可,不必一直念念不忘。怎么采?就是想一下地下或天上的氣,通過手心進入小腹丹田。至于他怎么具體路線怎么走,不用管,人的意念是很快的,比光還快。我們只要設定一個必經的路線就可以了,他自己會更加合理的去運行,這是大道自然之理。
那么練這個有什么作用呢?在傳統(tǒng)功夫中,這是采天地之氣來培育體內真元之氣的好方法,可以通過這個功夫來快速增補元氣。練這個功夫為什么能很快驗證內功的存在呢?這里僅就我個人的體會來敘說一二。 因為這是睡功,有時練著練著,就容易睡著了,練采地氣的時候睡著,就容易被冷醒,然后起床的時候會容易鼻子塞住,象感冒一樣,要活動好一會才好。同時看鏡子的時候,會發(fā)現舌頭會起白苔,這是采陰氣過多的表現。如果是手心朝上的時候睡著了,就很容易被熱醒,醒過來的時候,會感覺身體燥熱,心神煩躁,這是身體中陽氣過盛的緣故。同時看舌頭的時候,會發(fā)現舌頭是暗紅的,如果是男子可能會發(fā)現練完這功夫,如果收功不完整,會出現一柱擎天的現象,久久不散。(未完,怎么處理不良現象,怎么收功請關注看下篇)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