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 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在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被稱為誥,而六品至九品稱敕。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十分齊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等第,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老公官職有關(guān)。有俸祿,沒實權(quán)。 雖然沒有真正的權(quán)力,但有許多特權(quán)。例如,“誥命夫人”犯了罪。地方官員無權(quán)受審。需經(jīng)中央剝奪“誥命夫人”的稱號后,才能審判論罪。如果是“一品誥命夫人”,她可以經(jīng)常參加皇家宴會。此外,誥命夫人也有報酬的。也就是說,你的家庭是一個“雙職工”,他們領(lǐng)取兩份薪水,羨煞旁人。 此外,這個“誥命夫人”有等級劃分。比方“一品誥命夫人”、“二品誥命夫人”、“三品誥命夫人””等等。如何確定位置?這很簡單,你的丈夫或兒子是幾級官員,然后你就是幾品“誥命夫人”。 為什么它被稱為“誥命夫人”,而不是其他名字? 在《說文》中,對“誥”的解釋是“告也”,意思是說。自西周以來,“誥”一直被視為帝王法令。“法令”是皇帝與官員爭斗時使用的文件。一般來說,古代皇帝封一至五品官員時“誥”,封六品以下官員時用“敕” “夫人”一詞始于漢代。當然,并非所有的妻子都可以被稱為“夫人”。只有皇子和大臣的妻子才能被稱為“夫人”。窮人沒有資格。 這就是誥命夫人的來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