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也都是不完美的。當我們不斷地責備、批判、內(nèi)疚,實際上是因小失大,只有放下控制和批判,接納現(xiàn)實,嘗試改變,才可以順著生命的河流繼續(xù)向前。 作者 | 黃騏 出處 | 張德芬空間 為什么我們會習慣性自責? 來訪者小Q來找我時,一幅垂頭喪氣的樣子。剛開始聊時,她長嘆一聲,開始悉數(shù)起自己的不好來。 原來,她和剛談的男友分手了。她覺得都怪自己,有時候不順心,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朝男友抱怨,沒有替對方考慮。一次吵架后,男友提了分手。 尤其是看了一些情感大V的“套路”,發(fā)現(xiàn)自己離“完美女友”差得太遠,于是認為一定是自己逼走了男友。 她茶不思,飯不想,腦袋里浮現(xiàn)的,都是和男友在一起時,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她感到自己很差,什么都做不好,沒有人會愛她了。 后來,她開始瘋狂地去酒吧,喝酒和濫交,想要破罐子破摔。她說,反正我喜歡的男孩已經(jīng)拋棄了我,有人要我就是很大的安慰了。 身心都很痛苦的她,在朋友的建議下,來找我咨詢。 很多人和小Q一樣,每次遇到問題,最慣常的做法,就是自責。不去想怎么解決,而是首先想到“我怎么老是控制不好情緒?!”“都是我的錯,我太蠢了!”等等。 我和小Q咨詢的時候,先幫助她反省的就是,這種由于被拋棄而否定自己的模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經(jīng)驗上講,如果一段并不長久的情感關系帶給我們極大的傷害性影響,通常這件事情一定不是第一次。情感關系帶來的傷害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為它其實是之前很多事情的累積爆發(fā)。 小Q對我講述了她童年先后被母親和父親拋棄,又被繼母欺凌的經(jīng)歷。這讓她深深相信,自己是不被愛的,自己是非常糟糕的,沒有人會和她在一起,所有人最終都會拋棄她。 破罐破摔和自毀,就是無度自責帶來的糟糕結果。通常,自毀的想法和行為還會加劇自責,因此形成了一個非常負面的循環(huán)。 美國有研究者對于一家精神病院的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還會持續(xù)糾結在“what if”中,也就是“如果我當初怎么怎么樣,結果就會不一樣?!?/span> 這種想法的糟糕之處就在于,他們習慣性認錯,卻不行動,而是一味沉浸在內(nèi)疚之中。 內(nèi)疚,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攻擊。我們越是攻擊自己,就越是缺乏自我力量。越是缺乏自我力量,就越是無法向前。 我們需要反思和自省,看到自己的不足,找辦法提升和改善,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自責中,最終自暴自棄。 怎樣才能減少自責? 我?guī)е,一起進行了內(nèi)在小孩的療愈,總結起來有四個步驟: 01.承認過去的困難,釋放情緒 只有承認一切發(fā)生,我們才能真正面對和改變。 之前講到的“如果當初怎樣怎樣,某件事情就不會發(fā)生”的想法其實是一種否認,當我們抱著這樣的觀點不放,只會感受到無止境的憤怒和沮喪。 只有當我們承認“事已如此”,才能允許真正的感受流淌,那通常是悲傷、失望或者無助。情緒都是需要出口的,當它們被看見、被表達,我們就會一下子輕松起來。 02.欣賞和感謝自己活下來 如果我們面對困難依舊活到今天,一定擁有資源和力量,我們需要認可這些資源和力量。 比如小Q,她雖然在家中一直被拒絕和忽視,但是小時候的她,很會察言觀色,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關系都很好,受到了很多照顧。 也因為聰明和努力,學習的路一直很順利。這都為她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善良寬容的人,雖然繼母虐待她,但是她也并沒有因此記恨繼母,在她看來,一個不相干的女人愿意在那時養(yǎng)育她,也算是一種恩情。 當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力充滿欣賞和感恩,內(nèi)在的愛和力量也得到滋養(yǎng),因此仿佛“新生一般”。 03.寬恕自己 在這里我們不說寬恕父母,因為這樣做是極其傲慢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相信他們在最深的地方是愛我們的,相信他們不是故意要傷害我們,相信他們自己也在痛苦和有限中。 其實我們所有的憤怒,都可以歸結為對自己的憤怒??墒俏覀儺敵醪⒉恢涝撛趺醋霾鸥?,一切其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因此,我們需要寬恕: 寬恕當初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沒有能力給自己安全、自由; 寬恕當初不懂得或者不敢為自己說話,寬恕自己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有限性; 寬恕自己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壓抑、隱藏甚至改變了的自己; 寬恕自己因此而積累了大量的情緒,以至于做出自毀或者傷害他人的事情; 寬恕自己曾經(jīng)對自己的批判與苛責; 寬恕那些曾經(jīng)讓我們感到受傷的一切; …… 04. 找回自己 這些過程完成之后,你通常會問: 我到底是誰? 我是想一直做那個受傷的小孩,還是做一個和我的真實年齡一樣的成年人? 我是希望一直委曲求全,還是活出自己的力量? 我選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選擇什么樣的生活? 當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就是你發(fā)現(xiàn)和找回自己的開始。 把關注點放在改變上 除了內(nèi)在的療愈之外,我還給了小Q一些簡單易用的“工具”,在此與大家分享。 01. 首先,是每天寫下五件欣賞和感恩的事 美國積極心理學會的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寫下五件積極的事情,堅持一個月,就足以改善抑郁癥狀。 這些欣賞和感恩,可以是生活中方方面面人為和非人為的事,比如: 今天天空很藍,我很感恩; 今天同事幫了我一個忙,我很感恩; 我欣賞自己今天勇敢地向老板說出了我的想法; 我欣賞自己幫助了一條流浪狗; 我很感恩隔壁阿姨出門的時候,把我放在門口的垃圾也帶到了樓下垃圾桶; 今天公司團建,去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我很感恩 …… 請你記得,一旦開始寫,就要堅持至少一個月。 02. 是改變我們的信念和習慣 以前發(fā)生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總會先去看是誰的錯?,F(xiàn)在我們不去追求錯誤,而是在發(fā)生一件讓你不開心的事情時,問自己:“既然事情已經(jīng)這樣,我還能做些什么去改善?” 把關注點永遠放在“改變”上,而不要放在“毀滅”上。 小Q在咨詢兩周后,狀態(tài)就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她堅持這些練習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有一天我收到她的消息,與我分享她旅游時看到的山河。 她的文字很簡單: 在壯麗的景色面前,忽然感到自己很小。或許我就是這大自然的一部分,我所經(jīng)歷的種種,不過是世界千變?nèi)f化的一個組成。 我跳進水里洗了個澡,和過去的自己告別。爬上岸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新生的嬰兒,正在迎接嶄新的生命。 是的,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都很渺小。我們就像流水一樣,是要不斷向前的。 當我們不斷地責備、批判、內(nèi)疚,實際上是逆流而上,或者抓住一塊石頭不放,因此錯過了很多風景。 當我們放下控制和批判,接納現(xiàn)實,嘗試改變,才可以順著生命的河流繼續(xù)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