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伙伴們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敬天公的照片給刷屏了呢?對于泉州人來說,春節(jié)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正月初九拜天公又是家家戶戶都要進行的風(fēng)俗。 在臺灣、福建等地,玉皇大帝又被稱做“天公”,所以正月初九的玉皇生日,在閩南話中又被叫做“天公生”。從正月初九午夜零時到當天凌晨四點鐘,都是舉行敬天公的時間。(@咱厝迫迌囝 供圖)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玉帝,俗稱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實際領(lǐng)導(dǎo)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居住在玉清宮。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是一尊極為特殊的神祇,是眾神之領(lǐng)袖。玉帝除統(tǒng)領(lǐng)三界十方內(nèi)外諸天神佛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玉皇大帝在漢族民間信仰中是眾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超越了三清天尊,比一般神明來得隆重。 拜天公的講究和禁忌 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shè)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后面另設(shè)“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征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但俗傳因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如今神明崇拜形式越來越人性化,沒有了條條框框的束縛,基本只保留了擺供品和拜拜)。家家戶戶都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并面線塔,另設(shè)清茶三懷,還有甜粿、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F(xiàn)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祭拜完成后燒天公金、天公座。 初九當天,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區(qū)的信眾更會慎重的在半夜先于家中敬拜天公后,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禁忌包括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nèi)衣,不可以隨意對外傾倒便桶、不可以口出穢言,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愿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里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宮廟禮敬,每年農(nóng)歷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有詩為證: 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谷放桌邊。 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豐收財運添; 二拜健康笑瞇瞇,三拜團圓不分開。 真心許愿嘴要甜,響炮共慶天公生。 敬天公閩南四句 小七哥:正月初九敬天公,保庇家境年年豐,大大小小全健康,財源滾滾路路通。 小七嫂:天公伯啊相保庇,保庇家庭萬順利,福星高照猴福氣,順風(fēng)順水順心意。 小寶貝:保庇天氣日日春,入學(xué)讀冊考滿分,唱歌跳舞拿冠軍,感恩感恩再感恩。 正月初九拜天公,天公祖相保佑,合家內(nèi)外大小出入平安,好人好事到身邊,孬人孬事拔一邊,大門開透透錢銀逗逗到,誠心有保佑四面貴人相照應(yīng),添福添貴添財氣,日日進金進銀進財寶,四時無災(zāi)八節(jié)有慶,添丁進財好事連連來,囝仔好讀冊好寫字,早出頭早成器,年頭順年尾順四季走好運! 年兜拜拜小貼士 傳統(tǒng)閩南文化中最普遍的“拜拜”,在臺灣保存較為完整,以下這份小貼士供參考 送灶神: 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節(jié)是東亞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jié)、灶王節(jié)、祭灶、臺灣民間信仰俗稱為“送神”。 準備供品:水果三或五樣、甜湯圓一鍋或數(shù)碗、甜粿一塊、糖果或紅棗、茶或酒。 拜拜時間:清晨 口訣:今日是12月24日送神日子,弟子(信女)xxx誠心誠意準備一桌供品及天金、財神寶衣、壽金,送家中眾神佛盡早到天庭坐好位,為弟子(信女)全家說好話,賜財賜福。 尾牙: 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后一次做牙,所以稱之為“尾牙”。尾牙除了祭拜地公外,還要祭拜地基主。 土地公 地點:土地公廟、自家門口或土地公神龕前。 時間:吉時。 準備供品:半生熟的三牲、水果、酒(或清茶)三杯、紅龜粿、發(fā)粿、糕餅、米麻、米老、潤餅等可隨心意增加。 三牲中的雞要用公雞,象征生意興隆之意,商家的供品中菠蘿(旺來)與柿子(利市)是不可少的。 金紙:雙龍環(huán)保金(雙龍寶衣、天金、壽金)。求財、補運者可加燒“八路發(fā)財金”及“五路家運金”。 地基主 地點:廚房面向客廳或房子前后門向屋內(nèi)祭拜。 時間:當日下午三點左右。 準備供品:飯二碗、筷子二雙、菜碗不限、水果、酒(或清茶)三杯、紅蠟燭一對等可隨心意增加。供品置于矮桌上。 金紙:祖先環(huán)保金(九金、九銀、更衣)。 除夕: 每年農(nóng)歷最后一天,除夕是每年農(nóng)歷最后一天,因為當天要祭神明、祖先等多處,需要準備辭年的時間也很長,所以祭拜的時間往往在上午便已開始。 祭祀對象: 玉皇大帝、三界神明、灶神、床母、地基祖、祖先和好兄弟。 祭神明、祖先 除夕,要拜玉皇大帝、眾神、地基主和祖先,不管怎么拜,祖先都是一定要拜的。 準備供品:飯一鍋、菜六碗或十二碗、水果四種(一般不用番石榴、釋迦)、茶三杯、糕餅等可隨心意增加。 祭拜玉皇大帝,參考天公生,祭拜過玉皇大帝后,直接將供品轉(zhuǎn)過來祭拜神明,祭拜過神明后,供品可祭拜祖先,但是牲禮必須切開,以便菜飯祭拜祖先。 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因為也是正月的第一天,所以叫作開正,凌晨先拜神明,中午再拜祖先。很多人為博個好彩頭,趕一大早跑到廟里第一個上香,這也就是搶頭香。 準備供品:三牲、鮮花一對、茶三杯、碰柑(迭高)、年糕、蘿卜粿、發(fā)粿、長年菜、飯春花(插在供品上)、糖果等可隨心意增加。 拜拜時間:開正的時刻沒有一定,現(xiàn)在各家都是自己在凌晨挑一個吉時,放鞭炮、拜拜。 初四 正月初四為接神日,俗語說“送神早,接神晚”,所以一般接神祭拜時間多在近中午才開始。 準備鮮花素果、三牲、酒一瓶、清潔毛巾及一臉盆清水,金紙依個人所須而決定,求正財生意興隆用一份補正財庫發(fā)財金一份;求偏財期期中獎、好賭運,用一份補偏財庫發(fā)財金一份。 香過一半、擲筊是否家神、財神已到來了,若擲一圣筊便可燒發(fā)財金,放鞭炮這樣就完成接神儀式了。待金紙燒過后,將發(fā)財金的灰包起來,放在急流的水溝里、請水神帶出海您求財利就可通四海,錢財就帶回來。 初五: 生意人選正月初五財神爺生日開工,由于一般民間也把土地公視為財神之一,所以在拜拜的時候,財神爺和土地公不會分開拜。 準備供品:水果3或5樣、甜茶三杯、糖果 拜拜時間:中午 初九(拜天公): 農(nóng)歷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所謂的天公也就是玉皇大帝,是地位最尊貴的神明,所以天公生的拜拜,排場最特殊也最講究。 準備供品: 三頂桌:茶或酒三杯、面線三束(綁紅紙)、水果5種、齋菜12碗(或24碗、或36碗,一般都包含金針,代表五行中的金;木耳或香菇,代表五行中的木;冬粉代表水;紅棗代表火,土豆代表土)、糖。 下桌:茶或酒三杯、水果3或5種、紅龜粿、年糕。 拜拜時間:從初八的11點就可以開始拜了,愈早拜表示愈有誠意,而子時是一天的開始,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初八的晚上11點就拜,最晚的話,則不要超過早上7點。 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jié),是三宮大帝之一天宮大帝的誕辰。臺灣人稱三宮大帝為三界公。 準備供品:甜湯圓3碗、素果或三牲、壽桃、壽面、紅蛋、糖果、酒3杯、茶水3杯、元寶發(fā)財燈1對(供品可隨心意增加)。 金紙:神佛祈福金三組(包含有天金、財神寶衣、壽金)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謂天官下降賜福,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上元節(jié)。 農(nóng)歷諸神佛誕千秋一覽表 泉州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佛、道、儒等宗教和民間信仰在此兼容并包,遍布城鄉(xiāng)的宮廟中出現(xiàn)各種神明同時奉祀的奇特現(xiàn)象。因為拜神明少不了廟宇和神龕,在泉州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會有一座寺廟或一間殿堂,比如泉州天后宮、關(guān)帝廟、鳳山寺等等。還有許多肉身菩薩、王爺相公,在一些地方被供奉,同樣香火鼎盛。 閩臺民間文化相近信仰相同,以下是每年農(nóng)歷拜神明的日子。
小伙伴,你們老家還信奉什么神明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