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shù)貢r間2月10日晚間,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第72屆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BAFTA)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落下帷幕。英國本土出品的影片《 寵兒》拿到最多的七個獎項,不過,最佳影片的大獎則被《 羅馬》收入囊中。 發(fā)外鏈 繼去年后,“荒唐阿姨”喬安娜·林莉(Joanna Lumley)再度擔(dān)任主持人,她的開場白就是拿即將“裸奔”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開涮:“謝天謝地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總算還有個主持人!” 《寵兒》海報 隨著獎項一一揭曉,此前以12項提名傲視群雄的《寵兒》順利拿到了女主角、女配角、原創(chuàng)劇本、藝術(shù)指導(dǎo)、服裝、妝發(fā)六項大獎外加年度最佳英國電影的榮譽(yù)。但卻在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兩項中,由希臘導(dǎo)演歐格斯·蘭斯莫斯(Yorgos Lanthimos)執(zhí)導(dǎo)的《寵兒》悉數(shù)敗于阿方索·卡隆執(zhí)導(dǎo)的《羅馬》。至于此前拿到七個提名的《 一個明星的誕生》,則繼續(xù)了今年頒獎季開始以來的霉運(yùn),只拿到一項最佳配樂獎。 除最佳影片和最佳導(dǎo)演之外,卡隆還拿到了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兩項獎。在上周六揭曉的美國攝影師工會獎上,《羅馬》惜敗于同為黑白攝影的波蘭影片《 冷戰(zhàn)》。好在,一天之隔,從洛杉磯飛到倫敦的卡隆,又順利扳回了一局。歷史上,美國攝影師工會獎對于奧斯卡的指導(dǎo)意義有限,過去十八年里,獲得工會獎最佳攝影的作品僅有八次最終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因此,估計在奧斯卡獎的最佳攝影環(huán)節(jié)上,《羅馬》和《冷戰(zhàn)》還將有一番廝殺。 《羅馬》海報 事實上,英國學(xué)院獎的評委與奧斯卡獎的評委的重合度也非常有限,同樣不具有多少奧斯卡指標(biāo)意義。例如“最佳影片”一項,自2013年的《為奴十二年》以后,英國人選出的最佳影片得主,無論是《愛樂之城》《荒野獵人》還是去年的《 三塊廣告牌》,最終都沒能問鼎奧斯卡。所以,業(yè)界目前普遍認(rèn)為,《羅馬》具有優(yōu)勢,但也不敢說《 綠皮書》就全無希望。 男演員方面,馬赫沙拉·阿里繼續(xù)壟斷今年頒獎季的最佳男配角獎,擁抱小金人只是時間問題。比較令人吃驚的是,拉米·馬雷克繼美國演員工會獎之后,又下一城,儼然已后來居上,成為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最大熱門。 而女演員方面,《寵兒》的奧莉維亞·科爾曼(Olivia Colman)憑借本土優(yōu)勢,戰(zhàn)勝了《賢妻》的格倫·克洛斯(Glenn Close),但后者依然是奧斯卡的最大熱門。女配角方面的情況與美國演員工會獎類似,最具優(yōu)勢的雷吉娜·金壓根就未入圍,而艾米·亞當(dāng)斯也受《副總統(tǒng)》本身的質(zhì)量所累,全無獲獎希望。 【第72屆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羅馬》(Roma) 最佳外語片:《羅馬》(Roma) 最佳動畫:《 蜘蛛俠:平行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最佳英國電影:《寵兒》(The Favourite) 最佳英國處女作:《野獸》(Beast) 最佳英國短片:《73頭牛》(73 Cows) 最佳女主角:奧莉維亞·科爾曼(Olivia Colman) 《寵兒》 最佳男主角:拉米·馬雷克(Rami Malek) 《波西米亞狂想曲》 最佳女配角:蕾切爾·薇姿(Rachel Weisz) 《寵兒》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 《綠皮書》 最佳新人演員:利蒂希婭·賴特(Letitia Wright) 最佳導(dǎo)演:阿方索·卡?。ˋlfonso Cuaron) 《羅馬》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寵兒》(The Favourite) 最佳改編劇本:《黑色黨徒》(BlackKlansman) 最佳攝影:阿方索·卡?。ˋlfonso Cuaron) 《羅馬》 最佳剪輯:漢克·考文(Hank Corwin) 《副總統(tǒng)》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寵兒》(The Favourite) 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最佳服裝設(shè)計:《寵兒》(The Favourite) 最佳妝發(fā):《寵兒》(The Favourite) 最佳視覺效果:《 黑豹》(Black Panther) 最佳聲效:《 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
|
來自: 昵稱6213092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