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km后的撞墻和掉速,想必馬拉松參賽者都體驗過,那酸爽的感受可不是一般人能遭受的。掉速后,帶來的不只僅是成績上的不滿足,隨之而來的是與身體極限作斗爭的疾苦。那么作為業(yè)余選手,如何制止30km后掉速,甚至像專業(yè)選手那樣呢? 對大多數(shù)業(yè)余選手來說,掉速主要由以下6個原因造成: 1、跑量不足 跑量不足大概是跑步者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專業(yè)選手每個月800公里的跑量,而我們平時400公里左右,甚至更少,那么后頭掉速理所該當。 其實不然,專業(yè)選手的800km跑量,是為了讓耐力系數(shù)再提高0.1,假設(shè)萬米用時30分鐘,800km跑量帶來的馬拉松的提高對比400km為3分鐘。 業(yè)余選手究竟要上班,沒那么多時間跑那么大的量,大可不必為了提高3分鐘去沒日沒夜跑步,犧牲本身一切業(yè)余時間去跑步大概不是大部分跑步者的初衷。 假如能保證賽前每個月350-400km,那么耐力系數(shù)到達4.7已經(jīng)問題不大,再輔以專項操練,完全可以到達4.6的業(yè)余較高程度。專業(yè)選手的速度本領(lǐng)已經(jīng)練到極限,為了能再提高一點,后程有競爭力,必需有大跑量的練習,以保證積聚富裕的糖原。 2、練習方法有問題 許多跑步者每周都有LSD練習,30km、35km的間隔每周城市都有舉辦,月跑量也不小,自認為本身的有氧耐力已經(jīng)沒有問題了,但實際角逐進程中,卻發(fā)明后程仍然會明顯掉速,這是為什么呢? 舉個例子,一個人萬米用時為36分40秒,跑量也有每月400公里以上,憑據(jù)理論上來說,他完全具備在馬拉松角逐中攻擊2小時50分的實力,但實際上事與愿違。原因很簡單,平時他只有5分配速的LSD,角逐中卻需要以4分配速,肌肉、心臟能適應嗎? 所以,在一個完整的馬拉松備戰(zhàn)周期中,LSD應放在早期實施,積聚有氧耐力。高質(zhì)量的跑步在必然水平上可補充跑量上的不足! 3、配速不均勻,補給不足 配速前快后慢,早就被認為是業(yè)余選手的通病。擬定均勻的配速顯得尤為重要。對業(yè)余選手來說,假如有350-400km跑量達到耐力系數(shù)4.7,如輔以較高質(zhì)量的練習到達4.6也不是難事。 p.s.:馬拉松耐力系數(shù)(A)=馬拉松成績(秒)/萬米成績(秒)
從起跑開始,就嚴格憑據(jù)該配速訓練,千萬別隨大眾快速起跑興奮快速就沖了出去,那只有等后頭掉速了。在此提醒一點:馬拉松是公平的,別總想著我能超常發(fā)揮,起跑快點沒事,有什么樣的起跑就能跑出什么樣的成績。并不是全程勻速最舒服,角逐進程中,可以有一些較小的速度變革,按照差異賽段可有調(diào)解,這個不做強調(diào),需要跑者本身去探尋。 對付角逐進程中的補給,只需做到逢站必補,飲料站多補,用水站少補即可,沒啥多說的。 4、跑齡短 這個原因大概會被忽視,有些人身體好,天生速度快,一上來就賽馬拉松,并且跑量很大,但發(fā)現(xiàn)結(jié)果令人不滿意,后程仍會掉速。有氧本領(lǐng)的提高不只靠跑量,也靠跑齡,這是一個恒久積聚的進程,初跑者跑量再大,也難以到達一名內(nèi)行的耐力程度??赡苷f,跑齡可以補充跑量的不足。 5、賽前籌備不敷 賽前籌備包括多種,狀態(tài)調(diào)解、飲食、睡眠等都要考慮到,一般賽前7-10天可逐漸減少跑量,賽前1-2天只需輕松跑即可。飲食方面,有些人戒不了喝酒的壞習慣那就別過于在意跑的感受了,至于吃什么?其實并沒有太大考究,多主食、吃飽,忌油膩、辛辣即可。這里重點提醒,賽前一天糖原增補極其重要,甚至重于練習! 比賽前夜的晚餐假如不吃或者吃不飽的話,甚至直接讓你幾個月的練習失去意義! 6、天氣炎熱 以上五點是主觀因素,可以本身節(jié)制、調(diào)解,但這一點是要看天了。一般氣溫在10-15度最適宜舉辦馬拉松賽,一旦高出20度,跑得快的還好點,究竟消耗的時間短,大多是氣溫還不至于太高就已經(jīng)完賽。對于跑的慢的來說,后程掉速效應會很明顯,這時只能本身通過用水站的海綿自行降溫了。
殽雜(混雜)動力練習2小時 為了模仿馬拉松后半程,在肌糖原枯竭的狀態(tài)下改變跑步模式,在進餐3小時后開始進行這樣的訓練。假如是早上跑的話,飯前跑最好了。 1、為什么必然要僵持跑上2小時 ?、?距上次進餐3小時以上的條件下,即便以每公里6分的配速,跑一個小時體內(nèi)的肌糖元也靠近枯竭狀態(tài)了,和馬拉松后半的狀態(tài)較量靠近。 ?、?越是疲憊,步幅越容易變小。 ?、?強化耐力。 2、訓練 ?、?只是計時跑,跑步者不要去管間隔; ② 在訓練中要有意識地節(jié)制跑姿; ③ 為了讓身體適應高步頻,配速要慢一些,可比正式比賽的計劃配速慢1分-1分半; ④ 跑著跑著以為腳變重了,就是到了需要改變模式的時候了,步頻提高10-15步/分,可是要不掉速跑完2個小時。 |
|
來自: 今非昔比w978o3 > 《跑步知識》